2)第二百零七章 无题_抗战惊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精卫政权。

  所以,日军在整体上是兵力不敷分配,各师团都负有占领任务,要发动攻势就得大幅抽调守备兵力,在无兵接防的前提下,攻势自是不可能持续,换言之,要以大攻势削弱我军,日本人就得大幅增兵,否则能打的就是局部(且不深入的)攻势而已。

  日本第十一军司令冈村宁次便体会到这一点,在报告中便认定了外交或小攻势是不可能有用的,必须大幅增兵采取大攻势。可此时日本陆军正忙着生钱去扩军,根本无法增兵前线。

  事实上,自武汉会战后日军的“守备化”,就是为了省钱以支撑建军计划,在华日军地面部队自武汉会战后的高峰约八十五万人,至一九三九年七八月,已减少约五万人之多。

  常备师团或a级后备师团(四联队)满编约两万两千人,新调入的守备师团(三联队)仅约一万五千人,而一个独立混成旅团则仅约六千人。岗村的想法虽然正确,上头却是不可能接受。

  正因为当时的大形势,以及国共敌后抗日部队还大量存在,豫东会战所要迎战的日军部队其实并不是很多。

  陇海路以北,离得最近的是荷泽,驻军一个大队抽调两个中队,又招集鄄城、定陶等地一千余伪军闻令南下,却遭到八路军冀鲁豫支队和***保二团的截击。澲阳高树勋的第八军一部南下,威胁荷泽,迫敌回撤。

  驻陵川的庞炳勋则指挥第四十军对新乡至安阳间的平汉路进行了破袭战,使日军的铁路运输中断半月之久,其中李振清的106师作战尤其勇敢。

  豫北林县(现林州)的孙殿英新编第五军闻令南下,在陵川以东与庞炳勋部会合,威胁新乡。

  中条山的唐维源第三军,晋城的第四十五师,也闻令出击,牵制晋南日军。

  孙桐萱接到电令后,只留第二十二师一个旅镇守郑州,亲率另两个旅及集团军直属部队渡河参战,与周遵时的第二十师会合,作出围攻开封的态势。

  而开封日军丧失了所派出的大量援军后,见形势不妙,只能收缩周边县镇驻军,又有兰考、封丘两地派来的援军,勉强拼凑出三千人,依城与孙桐萱的近两万人马对峙。

  各路日军或被牵制,或事出仓促来不及调动,只有徐州日军出动了最大一股兵力。

  当时驻徐州的是日军第17师团,师团长平林盛人中将,辖第17步兵团、步兵第53、54、81联队、第17师团搜索队、野炮兵第23联队、工兵第17联队、辎重兵第17联队、通信队、兵器勤务队、野战医院、病马厂等。

  很多熟悉日军部队构成的人或许不解,日军中竟然有“步兵团”这样的构成,但这个步兵团与中文的步兵团在概念上却不是一样的。

  日军与中国军队一样,标准的配置是师团下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