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献技术,指点_抗战惊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势有利于我,张岚峰在虚与委蛇,却并不是有心反正。等到日军援兵开到,他的态度也就明朗了。”

  “这个――”马玉名还想努力争取一下,说道:“也只是杨兄的猜测。”

  “我的猜测可曾错过?”杨天风翻了翻眼睛,说道:“马兄若想建功,就按我说的,去做曹大中、宋克宾、孙敬轩的工作,可比在张岚峰这个铁杆汉奸身上浪费工夫强百套。”

  “嗯,你说完了,该我了。”杨天风抬手打断了马玉名,起身拿过公文包,从里面取出一沓资料文件,交给了马玉名。

  “这是――”马玉名略翻了翻,并不是看得很明白。

  雷达的基本概念形成于二十世纪初。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雷达才得到迅速发展,尤以英国最早应用,美国技术也很领先。

  一九三六年,美国研制出作用距离达四十公里、分辨力为457米的探测飞机的脉冲雷达;一九三八年,英国已在邻近法国的本土海岸线上布设了一条观测敌方飞机的早期报警雷达链,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杨天风倒是想先搞出雷达来,但所需的电子器件不是一般的多,有些更是很难搞到。而日军在明年便要开始大规模轰炸重庆、成都等大后方要地,如果国府能倾全力研制,当然要比小小的永城根据地要快,成功的希望也大。

  “这是英国的最新科技,能探测飞机,起预警作用的。”杨天风简单地介绍,“倾国府之力,是有可能研制出来,并用于防范日机轰炸。重庆已经被炸过几回了吧,这项技术可谓是当务之急,对马兄和军统来说,也算是大功一件吧?况且,我不仅搞到了图纸,还找到了中国最厉害的人才――束星北先生,只要依靠他,雷达是一定能搞出来的。”

  束星北,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的爱因斯坦”的国际级科学大师、“天下第一才子”,是与王淦昌齐名的世界级物理学家,中国最早的雷达就是他设计制造的。

  他与爱因斯坦有直接交往,并深得英国物理学家玻尔、着名学者李约瑟等人的赞誉。他仅花了一年多时间,就分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硕士学位。回国后,束星北在浙江大学和山东大学执教,还曾经培养启蒙过像李政道、吴健雄、程开甲等著名科学家的天才物理学家。

  如果说,束星北先生能在一九四四年被重庆军令部技术研究室借聘,到一九四五年春便和同行们研制成功雷达,那有了杨天风提供的图纸资料,并且提前开始工作,到明年还是大有希望取得成功的。

  而日本对重庆的轰炸则分数个阶段,1938年初至1938年底,主要为试探性的轰炸。出动的架次较少,多数为陆军航空队。攻陷武汉的同年十二月底起,由陆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