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章 小姨子?_抗战惊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一口长气,说道:“我所说的进展和突破,准确地说便是实验室制法,而从实验室转到工业化生产,或是大规模生产,便需要诸位的聪明才智,诸位的渊博学识了。”

  “这就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缪云台搓着手,“已经能制造出来,这就说明很快就能建厂生产。”

  “缪兄,事情可能不会这样顺利。”张大煜急忙提醒道:“从实验室到大规模生产,其中还有很多困难要解决。”

  缪云台不是很懂,但得到张大煜提醒,也知机地闭上了嘴。他不是化学方面的专家学者,但早年曾留学美国学习冶金,回国后把个旧锡土变身为国际上畅销的精锡。现在,他掌握着云南经济建设机构,可谓是既有影响力,又有资金,更怀揣云南工业梦的人物。

  抗战以来,当云南成为大后方,各路人才、机构迁滇,他立即意识到云南工业正迎来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首先提出在云南建立一个生产汽油、柴油为主的化工公司,开发云南本土资源,发展云南工业,并支援抗战。西南联大对此十分支持,并推荐了张大煜。两个有梦想的实干人物碰撞在一起,可谓是风云际会,注定能干出一番大事来。

  聊到专业领域,众人都来了精神,问答之间十分融洽。

  正当杨天风讲着德国的鲁奇-鲁尔盖斯低温干馏方法,并延伸到塑料和尼龙时,门口匆匆地进来一个女孩。

  “对不起,麻烦让让,让一下,对不起啊!”赵雨情一直来到前面,对着导师黄景兰咧嘴笑着,抱歉道:“对不起,老师,我那个,来晚了。”

  黄景兰有些无奈,当着这么多人面儿,也不好多加斥责,只好摆了摆手。

  “嘿嘿。”赵雨情讪讪一笑,东瞅西望,想找把椅子,目光游移,正对上杨天风的眼睛。

  杨天风的嘴半张着,眼睛眨也不眨,直盯盯地看着赵雨情。

  “杨将军是吧,我听人说过,打鬼子很厉害呢!”赵雨情却不见外,笑着招了招手,拉过一把椅子挨着导师坐下。

  小肥皂儿,真的是小肥皂儿来了。赵雨柔可惨了,要是家里人知道她做了三少奶,还不把她屁股打烂哪?

  杨天风已经确信这个浮动跳脱的女孩就是在照片上看过一眼,自家的小姨子。他的脑袋有点乱,话也说不下去了。

  “杨将军,杨将军——”黄景兰开口提醒,有些抱歉地说道:“这是我的学生赵雨情,虽然跳脱一些,却极是聪明。她迟到打扰了杨将军,我在此表示歉意。”

  啊,杨天风眼睛眨了眨,清醒过来,这就没跑了,雨柔,雨情,这名字一听就是有关系的。

  “这个,黄先生言重了,我突然想到些别的事情,有些走神,抱歉,抱歉啊!”杨天风很快调整心情,怎么也得先把眼前的正事办完,再想办法通知赵雨柔,不行就让她先藏起来。

  而在当时,虽然有了号称“千用材料”的酚酫塑料,合成纤维尼龙,但有机化工的发展还是经验主义的,人们并不了解聚合物的形成和结构。大分子的概念刚刚由德国有机化学家霍尔曼施陶丁格提出,却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同,直到一九五三年他才因一九二六年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