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章 转进的首肯,自力更生_抗战惊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招呼,把鬼子突然引过来,就会弄得我们措手不及。另外呢,你可以与新四军的游击支队的高层进行一下接触,询问他们是否有转进的可能。”

  “转进?往哪个方向?”余亚农在毫县与新四军的彭XF有过接触和合作,这恐怕也是桂系某些人对他不满的原因。

  “或许是这里,也或许是那里。”杨天风伸手指点了两个位置,说道:“如果他们真有这个设想,我是愿意提供帮助的。只不过,划分活动区域是肯定的,这需要双方协商解决。”

  “好吧,我去试探一下。”余亚农点头答应。

  “我很快就要返回永城,接触试探的结果你通过电台与我直接联系。”杨天风沉吟了一下,说道:“在豫东发展的策略已定,大战不远,四支队新建,要加紧训练,早日成为一支强军。”

  “属下明白。”余亚农停顿了一下,说道:“说实话,余某对担任支队长这个职务深感不安,若有可能,余某想先去特训班学习学习。”

  “不一定非要到特训班学习。”杨天风笑着说道:“带兵之余也是可以抓紧时间学习进步的。若说三纵的战法,确实与其他部队不太相同,比较灵活多样。嗯,我这里有特训班的教材,林存孝参谋长也可以答疑解惑。相信很快,余指挥便会成为合格的指挥员,成为战功卓著的名将。”

  “名将可不敢想,只求多打胜仗,多杀鬼子而已。”余亚农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

  “打鬼子,三纵可不含糊。”杨天风呵呵一笑,说道:“走吧,你若有闲暇,陪我去看看宋青圃他们打下来的鬼子飞机。那玩艺儿,呵呵,以后咱们也会有的。”

  “咱们也能有飞机?”余亚农真是惊愕了,随着杨天风走了出去。

  虽然话不好听,但战争有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促进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抗战打到一九三九年,武汉会战结束后,正面战场暂时进入了平稳期,敌我双方的较量转到了持久力上。

  而说到持久力没有军工生产的支持,战争是万万打不下去的。被逼得没办法,中国人也迸发出令人惊讶的创造热情,发挥出百分之二百的创造力,无数科技工作者和产业工人在为这场战争而奋斗拼搏。

  战争的逼迫,政府和民间的需求,使抗战期间中国的钢铁产量不断提升:战前还不能生产灰口铁,可到了一九四一年灰口铁的产量却达到28607吨;战前只有十几家铁厂,到了一九四三年的全盛时期,已经有了十六家国营铁厂,九十八家民营铁厂。炼钢厂由于投资大、见效慢,则多是国营钢厂在运行,民营的只有四家。

  在战争状态下,政府也不得不放弃崇洋媚外的思想和作法,积极引导本国冶金工业的科技研究,以紧密配合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