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七章 骑一师,冶炼突破_抗战惊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谢海老官,书友151219...,书友160512...,心漂浮,明月醉春风等书友的打赏和月票。笔~趣~阁www.biquge.info

  还不是你四处捅“篓子”,余亚农倒不是真的有这样想法。抗日打鬼子嘛,怕报复还打个屁呀,不如挖个坑躲起来完事。

  况且,杨天风说话的时候,脸上却没有什么惧怕、忧虑,似乎早就成竹在胸。

  “有国*军一个团,敌人又适逢大败,估计短期内抽调不出足够的兵力。”余亚农点头道:“豫东最近一段时间应该比较平稳,但也不可掉以轻心啊!”

  杨天风微笑点头,却不作过多的解释。援兵可不只是第三集团军将派来的一个团,还有马上就会调驻周口至界首一带的黄泛区,归孙桐萱指挥的暂编骑一师,一九四零年后整编改名为骑八师。

  一九三七年八月,蒋委员长命令青海马步芳出兵参加抗战。马步芳在全国人民抗日救国呼声的感召下,对抗日的态度也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同时出于乘机扩编部队的图谋,决定在保存他的正规部队实力的前提下,派出一支部队开赴中原参加抗战。

  于是,马步芳以青海南部边区警备司令部第一旅、第二旅各一部分为基础,征调了大通、互助、湟源三个县的民团(其中精壮用以补充南部边区警备司令部被抽调后的缺额),还有第一○○师淘汰的老弱士兵,以及驻防在河西走廊的马步青部骑兵第五军第二旅马禄部和第二团马秉忠部,组成了一支约有八千人的骑兵师,士兵有回、汉、撒拉、东乡、保安、藏等各族之人,尤以回族为多。

  显然,马步芳抽编的骑兵师并非其主力,派出这样一支队伍出省抗日,对他的军事实力并未造成什么影响。但在亡国之祸迫在眉睫的关键时刻,其奉命派兵参加抗日,加入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行列中,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了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对保证西北抗日后方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一九三七年九月一日,在西宁各族各界群众的热烈欢送下,马彪师由西宁出发,后经兰州、平凉,到达陕西乾县。沿途人民群众也对抗日将士的出征表示了热烈的欢送,使部队官兵精神抖擞,军威振奋。从此,八千名青海健儿开始了千里转战中原的抗日生涯。

  在一九三八年,骑兵师(当时番号为暂编骑兵第一师)在潼关、凤陵渡北渡黄河到达晋南的芮城一带,奇袭运城的日军,确保了潼关的安全;后来在尉氏、扶沟、鄢陵和华西等县,也取得了歼灭日伪军千人的战绩。

  很快,经过整编的骑兵师将全师调驻河南省东南部周口至界首一带的黄泛区,主力驻项城,任务是防御淮阳的日军。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