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四十七章 折中_大宋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光尖锐,一看就是个意志坚定,胸有点墨的文士。

  赵德昭对他第一面印象还不错。

  不过接下来,态度尖锐的汪渊就让他吃了些苦头。

  因为前两天的待遇,汪渊已经知道,来之前商量的上策是达不到了,就是双方一拍即合,大理什么也不用出,大宋成为大理的坚强后盾。这种美事是别想了。

  看来不下点功夫,连中策都达不到。汪渊火力全开把赵德昭之前和宋朝情投意合的事情都拿出来说事。

  最后的目的,落在双方结亲上。

  把赵德昭说的是一阵阵发愣。

  宋朝无论相貌,才华,品德,配他都是完全般配的,但是……

  将来的天下之争,大理和大宋是绕不过去。

  残酷的战争必将到来,赵德昭不想自己陷进为难,也不愿意祸害自己很喜欢的宋朝。

  所以他狠心拒绝了和亲,而是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

  像李成思这种本来不如大理的势力,和大理开战的话,那么大宋中立,两不相帮,看各自的实力和本事。

  但是如果萧鞑濑来攻打大理,那么大宋愿意和大理结为同盟,一起对抗萧鞑濑。

  和亲的话暂时不考虑,以后也够呛,同时,希望将来大理也如此对待大宋。

  就是说如果赵德昭和李成思或者张鲁打起来,大理必须中立。

  而如果萧鞑濑来打大宋,段学全也应该和大宋一起对抗萧鞑濑。

  这个提议汪渊当然同意,等于接近来时他和段学全制定的上策了,可是因为没有和亲做基础,汪渊总是觉得哪里不对劲,不太靠谱的样子。

  为了回去能给段学全一个交待,汪渊强烈要求,赵德昭能给他写一封手书,把双方刚刚谈好的内容,落在纸面上。

  这又是赵德昭有点儿反感的,不过没办法,这个年代的人就是这样,爱较真儿。

  赵德昭本来想少负责任的敷衍一下,都不能够。

  没办法,只好勉强写了一封信,把刚刚的大体意思,写了下来,交给汪渊带走。

  汪渊这才略微放宽了心,有了齐王这封书信,自己这一趟算是没有白来。

  至于将来他照不照信上说的内容办,那就不是汪渊所能控制的了。

  总之汪渊回去之后,在大理主段学全面前没少说赵德昭的坏话。

  阴险,狡诈,没有担当,算计太多……

  不过赵德昭也不亏,终究是没有答应亲事,将来的顾忌就少了很多。

  虽然现在赵德昭的地盘面积天下第一,但是论起软硬实力来,比萧鞑濑还差得远。

  软实力占据中原及北方的萧鞑濑,人口,经济,文化,资源,都远超赵德昭,就算段学全也没法跟萧鞑濑比。

  而且,封建时代战争利器之一,马场和马种,也是萧鞑濑独有的资源。

  赵德昭集齐三州之力,也不过两万来匹战马,而萧鞑濑如果愿意的话,十倍也不是不可能。

  此时的人口大城,一半以上都在北方,市井繁华,商业鼎盛,农业发达,社会进步。

  段学全的大理,虽然平均程度可以与之一比,但是数量上就明显不如了。

  而论起硬实力,萧鞑濑更是冠绝天下。

  不但有常备兵甲三十万左右,文官武将也是多得不行。

  不论文官还是武将,萧鞑濑的硬件配置,都远比赵德昭,段学全要强。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