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76章 底盘不牢_惊涛骇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用心去思考,就会发现,陶渊明先生的本意,只是在描写一个避世的心理啊。”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陆书记叹道:“人们都希望活在一个太平盛世里。这种美好的愿望,我们要实现了,才不会辜负陶渊明先生几百年前的期望啊。”

  大家都沉默无声。陆书记的话发人深思啊!

  这时,尹抗带着几个人匆匆赶过来了。

  桃花源景区重获新生,一方面与尹抗持之以恒的理想有关,一方面与许一山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理念有关。可以说,没有许一山的支持,桃花源景区可能坠入利益的怪圈里。非但呈现不出它的美,还将可能再次被历史的尘埃遮掩起来。

  一条旅游高速,几乎就是冲着景区来的。

  当然,高速修建取得目前的成功,与尹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不得不承认尹抗的能量非常大,有时候大得令人恐怖。比如这次修建旅游高速,投资方全都是尹抗拉来并落地的。

  目前尹抗已经成为逸阳地区民营资本的代表性人物和领军人物。他显得举足轻重起来了。

  董伟民将尹抗介绍给陆书记认识,不无骄傲地宣称,逸阳的未来,将充满活力。

  尹抗双手紧握陆书记的手,眼里闪动着激动的泪花道:“首长,我终于把您盼来了。”

  尹抗激动,情有可原。

  当年他抛家舍业,以一己之力圆自己桃花源梦的时候,梦醒之后,才发现自己跌进了万丈深渊。

  即便是政府,照样也会得红眼病。

  桃花源景区刚开业时,盛况让逸阳市政府眼红了起来。

  逸阳市政府后悔原来的协议,居然提出要控股景区的建议。

  建议遭到尹抗的断然拒绝。于是,逸阳市政府便动用了权力,让原本火爆且持久不衰的景区,一夜之间出现“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惨景。

  提起桃花源景区,不能不提起杜婉秋。

  当初如果不是杜婉秋独自跑来桃花源景区,许一山根本就不会目睹桃花源景区的惨状。

  而且,许一山那时候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政府缺失了诚信,政府的形象便会轰然倒塌。一旦形象倒塌,再想恢复,几无可能。

  杜婉秋与尹抗究竟是什么关系,到目前为止,许一山所知甚少。

  但他能肯定,杜婉秋与尹抗之间,一定有不为人知的故事。

  传说,尹抗当年投资桃花源景区,时任省长的陆天明同志并不赞同。这也可能是桃花源景区后来出事,中部省却不闻不问的原因之一。

  陆书记不反感民营资本,但有防备和保留。

  在尹抗的陪同下,陆书记兴致勃勃视察了整个桃花源景区。当陆书记一行人回到景区接待中心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尹抗准备了笔墨纸砚,邀请陆书记题词。

  陆书记欣然答应,略一思索,便挥毫写下了“盛世桃花”四个大字。他将毛笔递给许一山道:“你也来写一幅。”

  许一山连忙推辞,谦虚说道:“我哪敢在您面前班门弄斧啊。”

  陆书记微笑道:“一山,桃花源景区能有今天,与你的付出是离不开的。你如果不留下一幅字,是不是有点过了?”

  旁边的人也都起哄起来,怂恿着许一山。

  眼看着没可能推脱了,许一山才勉强双手将笔接过来,面对铺在面前的一张洁白宣纸,他凝神静气,沉腕着墨,写下了“盛景桃源”四字。

  两幅字摆在一起,各有千秋。

  谁都能看出来,无论是陆书记还是许一山,书法造诣都非入门汉,而是有着深厚基础的书法艺术。

  掌声顿起。所有人都去看许一山,没人会料到许一山居然能写出这么漂亮的一手毛笔字。

  陆书记赞道:“好字!唯一遗憾的是,基础还是有欠火候,有不稳的迹象啊!”

  此话一语双关,在场的人,都沉默了下来。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