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00章 挖坑,与蠢货怎么这么多!_陈凡李云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艘战列舰可是比衣阿华级重一万吨的。

  也就是说,敌人这艘战列舰的动力技术比美利坚先进很多,从数据来看,最少先进十年。

  这让三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几位美利坚武官心里直接用上了敌人这一词语,他们很清楚,未来这些人是美利坚的最直接竞争者,是比鬼子更加棘手强大的敌人。

  “主炮为三座双联装406毫米,也就是16英寸,倍径为56倍,炮口初速八百五十米每秒,最大射程四十五公里,使用重型穿甲弹可以在三十公里击穿四百五十毫米均质装甲,穿甲弹最大装药寿命为七百五十发。”

  听到这些,美利坚三武官心里更加复杂了。

  他们一开始不重视,是因为这种战列舰装备的是双联装炮塔。

  相比于三联装,双联装重量利用率低,火力投送差,在上次大战期间,就已经被淘汰了,这玩意唯一的优点就是精度高一点。

  但海战,你精度高有什么用?还能一发命中几十公里外的敌人?弹丸投送量才是王道。

  但如今看来,这应该是敌人故意的,就是为了精度。

  还有。

  五十六倍径,衣阿华级也只是50倍径,这已经是美利坚的极限了,而且看这个炮管,几人看着那明显比自家细的炮管,心里十分复杂。

  这说明,敌人的金属冶炼技术比自家强大很多,不然不可能炮管如此薄。甚至还有七百五十发的穿甲弹最大装药量寿命,衣阿华才三百发而已。

  轻量型主炮的优势不言而喻。

  另外,穿甲能力也更强,衣阿华二十七公里才三百八十一穿甲,而人家三十公里都有四百五十了。炮口初速也快了不少。

  “不错嘛,对地面目标应该很给力。”

  一众参观者频频点头。

  他们都知道,这种火炮本身就是为了对地而设计出来的,不然何必使用双联装?威慑这事,主要看威力,而不是弹丸数量。

  至于海战,现在已经不是巨舰大炮的时代了。

  “近程防空炮是六座七管30毫米,配属独立的搜索雷达和火控雷达,能在数秒内迅速发现并自动跟踪锁定目标,每分钟射速四千两百发每分钟,可以摧毁三千米三百米范围内任何飞行器。”

  此时王根生介绍的近防设备不同于密集阵,从外形上更像是后世的1130系统——远看俨然是一座大型单管副炮。

  炮塔外形,中间是七联炮管,两边是弹药箱和装甲,底座是电驱动,弹药箱上层一侧是搜索雷达,一侧是火控雷达,后面是封闭式操作台。

  初代密集阵出现于73年,眼下的这个玩意因为口径以及雷达体积更大,其实雷达性能已经差的不多,无非是集成度差很多,需要专用人员做出辅助判断,所以反应速度也慢了一些,但也足够了。

  “包括高亚音速导弹。”

  最后王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