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2章 给季兰姐姐化妆!(第一更)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分!”

  “三分!”

  “七分!”

  “满分!”

  “六分!”

  一阵悠长的叫声传来,陈成几个人都看向临水阁——

  一开始陈成听到“两分”“三分”还莫名其妙,以为是打篮球呢。

  “什么几分几分的,”指着临水阁中正展现服饰、妆容的伎女:“这是——”

  “你连这都不知道吗?”旁边看热闹的群众一副“外地人果然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这是惠文太子诗榜的算法啊!”

  “此套算法最公正、最公平、最公开呢!”

  众人都觉得小陈还需要多多学习,紧跟时代潮流。

  陈成:“……”

  什么了不得的“算法”……

  我会告诉你这“算法”的发明人正是小陈我么……

  这正是当初重开岐王诗榜时陈十一郎向小郡主进献的“科学计算规则”,当一个诗人发布一首新诗之后,有的人看了说好,有的人看了说不行,那怎么办呢?

  小陈便把奥运会体操跳水等比赛的规则拿出来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剩下评审的平均分作为一首诗的最后得分。

  作为一个经典方法,小陈认为此方法可以很好地规避一些极端意见,从而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

  只是推行之后发现完全不是他想象的那么回事——

  体育比赛有其客观的完成程度,诗则不然。

  更何况大唐的诗人们骄傲得要死,你非要给评个三六九分,原作者会不高兴。

  何况就算得出了比较公正的分数,可是真要定胜负,分数远没有在场某位德高望重的前辈说句话好用。

  就好像当初小陈与王维王老师御前比诗,不少人都觉得王维的诗更佳,但是张丞相一发话,众人只能“承认”小陈的更好一点。

  这套算法至今仍然被李瑜使用着,可是在诗人之间完全没有推行开来,大家依然我行我素,凭感觉说话。

  反而是民间自己根据诗榜衍生出来的“花榜”“兵器榜”“豆腐榜”,觉得“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很实用,纷纷采用。

  就像眼前这位盛装华服的妹子,五位评委中,有自家教坊的“阿姨”,看都不看直接就给满分;

  有来自竞争对手家的“阿姨”,零分不好意思给,两分拿出来恶心恶心你们还是行的;

  这就使得平均分不客观,去掉这俩之后,总算大家的意见集中了一些——

  只是一算,不到六分……

  评语是:妆容浓甚,衣着繁复,庸俗匠气,撑不起来!

  那对不起,当场淘汰了。

  妹子十分沮丧,却又无可奈何,垂头丧气往下走。

  给了“满分”的自家阿姨却气不过,当场破口大骂“不争气”,骂了自家姑娘还不够,又去讥诮给“三分”的评审:人家都给了六七分凭啥你就给三分?

  我看你是“鸡眼”从脚上长到脸上去了!

  两分那个就算了,上一轮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