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6章 还是要“陈老总”来救我!(第一更)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陈的怒气槽上涨、不断上涨!

  就要爆表了!

  现在江森都要期待少爷匹夫一怒,血撒五步——

  或者亮出自己颍川神童陈十一郎的身份,让现场没见过世面的乡野村夫们纳头便拜!

  没想到,陈成忽然怒气一泄,扬起一张灿烂的笑脸,满是谄媚之色:“好哥哥!你就让我进去呗!”

  “你要是觉得我这首诗确实不行,我给你重新换一首呗!”

  都已经做好当打手准备的江森雷得不轻,险些跌倒。

  ……

  陈成以前有一个朋友,自吹还是什么扑街网文作者,为人酸腐不堪,平时走到哪里还爱“拽文”、“尬诗”,活脱脱一个当代“孔乙己”,与现实格格不入。

  平时一去哪里玩,明明没看出景色有什么出奇的,这人却不知从哪里来的许多感慨,一会儿怀念谢安谢玄,一会儿纪念李白杜甫,他们都死多少年了,跟你有半毛钱关系么?

  所以每次一看到他发朋友圈,陈成少不了在他下面挤兑他。

  你小子在诗上的天赋,恐怕还没有陈成我高呢!

  这首诗便是他“作”的,陈成一看便嗤之以鼻:

  “什么叫‘王谢飒风’?谁跟你说有这么个词么?胡编乱造!‘王谢风流’没听说?”

  “你特么早上还在当涂李白坟呢,这才多大会儿,已经到宣城了?就算你真的到谢朓楼了,又跟‘敬亭山’(原诗)有毛线关系?两个又不是在一座山!你这抄袭李白《独坐敬亭山》以为我看不出来?”

  “而且你这不才中午呢,你这第一句什么什么‘霞’,什么什么‘绸’,写得都是什么跟什么!胡乱生搬硬套古人句子,丢人!”

  ……

  每次小陈这么一说,总把对方弄得面红耳赤,难免分辨两句:“文人的事情,能叫生搬硬套吗?那叫——”

  接下来就是一堆让人听不懂的词语,什么“巧妙化用”啊,什么“合辙押韵”啊,朋友圈评论区里一片欢乐快活的气氛……

  小陈第一次到谢朓楼,进门的“通行证”也不想用太高深的诗,就把他记得的“长庆二年”的这首“诗”给套上了。

  心想:“长庆乙己”的“诗”只要有他说的一半那么“凑合”,这关就过了。

  谁知道,真实情况,真的是如此“凑合”啊!

  拦门的人给“诗”的评价,简直和自己当初在朋友圈评论时的口吻一毛一样……

  当然,也有自己自作聪明,有的地方没毛病硬要自己改出毛病来了……

  顺便小陈还知道了自己当初闹地另一桩乌龙,度娘一查谢朓楼根本不在敬亭山,讽刺人家“地点乱窜”。

  现在到这里一看,明白了——

  谢朓楼对面就是敬亭山呢!

  该楼建成时,因为谢朓所作《游敬亭山》,早已经扬名天下,比脚下的陵阳山更出名。

  就因为登楼可眺望敬亭山,谢朓楼才又被称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