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8章 怎可吟这种香艳的诗!(第二更)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愿听完了陈十一郎所作吟诵祖父张柬之的诗,实话说的确是自己听过的关于祖父的最好作品。

  明知道对方有意嘉膜,却仍然被这艺术感染力所心折。

  收起了先前的怠慢之心,基本相信小陈说的话。

  如果不是真敬仰祖父,断不会有这样的诗。

  可还没有等他开口称赞,陈成却继续道:

  “世人多称汉阳王于社稷之功,以小子的眼光,于诗文之道,他老人家犹为大家!深得‘比兴’之法,乃开今世张燕公(张说)、张文献公(张九龄)之先河也!”

  “‘三张’贤相之名,于文坛,未为不可!并以汉阳王为先!”陈成说着,语出惊人。

  “哦?”张愿更加精神,虽然祖父素有文名,但要强行把他与文坛宗主张说、张九龄并列,似乎不大合适。

  也不知道对方是否刻意拔高,便问:“那么,他的诗文中,你最欣赏哪一篇呢?”

  “《大堤曲》!”陈成不假思索道。

  “大堤曲”是一首乐府西曲歌名,内容基本上都和男欢女爱相关,唐代的《大堤曲》,是从前朝《襄阳乐》中演化来了,因此也可以视为一首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歌。

  张愿眼中光彩更盛,忍不住轻轻吟道:

  “南国多佳人,莫若大堤女。

  玉床翠羽帐,宝袜莲花炬。

  魂处自目成,色授开心许。

  迢迢不可见,日暮空愁予……”

  吟完之后张愿笑道:“此是祖父年少所作也!”

  陈成郑重点头:“正是此篇!我犹爱其新奇灵巧,语调清丽,运用乐府原题,却也不拘,极有汉阳王自身特点!”

  其实小陈也搞不懂“汉阳王自身特点”是什么,毕竟他的诗流传不多,但只要这样说肯定没有问题。

  而且他也知道用美人、香草比喻君王与臣子的关系,是从《楚辞》中学习来的,便把当初从张九龄在他与王维PK时,评价他的《感遇》(实际是张九龄自己的《感遇》),那些表扬的话原封不动地套用到这里了,什么“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表面上写夫妇关系,实写政治君臣关系;

  什么屈原的“美人”是楚怀王,张柬之的“美人”是高宗或者武后啊——这些都套过来了。

  张愿连连点头,显然很认同小陈——或者说张丞相对于此类诗的解读。

  小陈暗自好笑,心想:

  古代的诗,明明有的就是单纯写男欢女爱,后人为了不影响古人正人君子的形象,偏偏要曲解,说是借爱情比喻君臣……

  谁特么要去爱封建独裁统治者了……

  心里想着,口中却很谦逊:“小子不才,见贤而思齐焉,到襄阳后,也模仿汉阳王之诗,效颦了一首《大堤曲》。”

  “哈哈!快快吟来!”张愿大乐,笑道:“那我这个襄阳人,可要听听你这‘曲’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