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4章 欺我孟氏门下无人!(第一更)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孟仪甫口中的青年人,外地口音,不久前来到涧南园,专程前往孟浩然坟前祭奠,所携祭品甚为丰厚——

  自从孟浩然的死讯经陈成再经三大诗榜传讯天下之后,这几个月来前往浩然墓祭奠的人络绎不绝。

  既有闻名天下的名士,前度陈成邀请来襄阳参加“诗道会”的诗人们;

  也有不谙世故,单纯仰慕孟夫子才学的小迷弟。

  这个青年人表现与旁人有所不同,叩拜之际,情不能已,以至于几次哭到晕厥。

  孟仪甫还以为对方是父亲生前的故交,问了才知道,对方从来没有见过父亲,只是单纯在文字中得知的孟夫子绝世风华,仰慕已久。

  之前就想来拜访夫子,谁知不远千里而来后,斯人已逝。

  孟仪甫见对方如此忱挚,感动之下,还留对方吃了一顿午饭。

  随后对方还在村子里广求孟浩然遗稿,不但孟仪甫找了一些给他,连叔叔孟洗然都把自己给大哥编的诗集送给了对方。

  “阿兄,你中了叵测人的奸计了!”陈成听完事件经过,摇头叹息道。

  孟仪甫不解其故。

  “他哪里是仰慕夫子的才学,分明是窃夫子的诗文——为自己所用啊!”陈成将前后一结合,大略就猜到了脉络。

  古代信息不畅,孟浩然固然有许多天下闻名、耳熟能详的名作,可当他幽居乡间,有时信笔写就的诗稿,世人并不所知。

  把孟夫子那些不为人知的诗,拿出去了,就说是自己所作,不要说蒙在鼓里的世人了,就算是孟夫子的那些朋友,也未必能辨别得出来!

  也不是很远,几十年前的武周时期,就有大诗人宋之问,为了剽窃外甥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名句,对方不允后将亲外甥闷杀!(悬案)

  如今正是诗歌繁荣、人才辈出的年代,如不是偷窃了孟夫子的诗,还能有谁敢说自己“无敌于江左”?

  当然,如果有识货的人问起来,为何诗风看起来那么像孟襄阳的?

  可以答:因为我是孟浩然唯一传人呀!

  写诗不像我老师,还能像谁?

  卑鄙啊,卑鄙!

  这种卑鄙的手段,听起来,听起来……

  有点耳熟……

  因为貌似小陈自己也是这么干的。

  但小陈觉得自己或者说大多数穿越后的“文抄公”,性质与公然剽窃他人诗文还是有所不同的。

  因为我剽窃的时候,原作者还没有写出来此篇,说不定人家以后还会写出更好的——

  比如小陈剽窃过张九龄的《感遇》诗的一首,张丞相贬谪之后再写《感遇》组诗,虽然没有“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这首,但反而还多写了几首别的,更加超妙,为世人广为传颂。

  不但没有造成任何坏处,反而还激发了原作者的创作欲,促进了诗坛繁荣!(当然了,陈成这小子一向很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