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83章 第一局:君王的对决!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然就知道此人是谁了。

  所谓“秦三世”就是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一般称为秦王子婴,并没有谁真把他算“一世”,公认的说法是秦朝“二世而亡”。

  当然,子婴作为扶苏的儿子,又诛杀了赵高,是否“爱民”不得而知,但还是能给人一点期待和遐想的。

  只不过他上台的时候秦朝已经有名无实,六国独立,很快就被刘邦破关,等项羽入咸阳之后,又被立即杀死。

  整个过程实在过于仓促草率,“君王”完全不够格,“劳极身心护紫宸”更是没有有力论据,所以陶诗师的这首“秦王子婴”无法令人信服。

  一看到陶罗二人都拉胯了,李诗师喜上眉梢,我的机会来了!

  我早就跟莫公子说了,我的才学比这二人为高,理应给我加薪,他还没同意,现在正是我证明自己的好机会!

  “大家莫要争了,且看本人这首诗作!”李诗师笑眯眯道:“我的也是一首七绝!”

  始安七少:“……”

  今天来的明明是五律大诗师路承允师兄,你们三个偏偏都写七绝,怎么的?你们还想加入我们七绝派啊?

  皆因未肯顺潮流,才有群臣打坐囚。

  若与贤能同恪谨,岂让诸葛恨悲休!

  “得!这个不用解释!”

  连我莫动都看出来这位讲的是谁了!

  始安七少说:我们也看出来了!

  这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啊!

  毕竟能让诸葛孔明“临表涕零、不知所言”的,除了刘禅这位大奇葩,还能有谁啊?

  后人每每想到诸葛亮星落秋风五丈原,无不既恨且悲,情难自已!

  毕竟诸葛亮摊上这么一个主子,实在是太不容易、太独木难支、太令人同情了!

  说实话,蜀国也就摊上了诸葛亮这么一个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牛掰宰相,否则就凭借他的地盘、人口、兵力,早就应该“顺应潮流”,投降魏国了。

  那还有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的的英雄事迹啊?(喂喂!不要三国演义看串了啊!始安七少:这特么不是梦见哥你给我们讲的吗?陈成:“……”)

  “怎么样?”李诗师笑得嘴角都裂开了:“我的诗作,是否更加令人信服,感同身受啊?”

  “并没有!”泰伦、莫动、始安七少、复联,集体摇头。

  不说别的,就你这诗里,“诸葛”与“恪谨”出现在一起,让人不由得就想起来吴国的诸葛瑾、诸葛恪父子啊!

  诸葛亮、诸葛瑾兄弟俩也就罢了,诸葛恪作为孙权病危后的托孤大臣之首,权倾朝野,掌握军政大权。进封丞相之后,独断专横更甚,活脱脱一个吴国的司马昭啊!

  如果不被孙亮杀掉,你可不敢保证他不篡位。

  结果你这诗里竟然写“若与贤能同恪谨”,违和感满满之余,我们敢说,如果当初刘备托孤白帝城的时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