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2章 王之涣神作凉州词(第一更)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之涣装B,可是他装成功了。

  三位诗人一边说笑,一边等待着。

  最终,轮到歌女中梳着双髻的最漂亮的姑娘唱。

  在三大诗人的注目下,她唱道:“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正是王之涣的代表作《凉州词》!

  王之涣得意至极,揶揄王昌龄和高适说:“怎么样!你们两个土憨B(田舍奴),我说的没错吧!”

  三人都觉得有趣,开怀大笑起来。

  里面的那些歌手们听到笑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纷纷走过来问几位先生在笑什么,王昌龄三个人就把“画壁”的缘由告诉她们。

  歌女们没想到偶像们近在眼前,赶忙施礼下拜说:“请原谅我们俗眼不识神仙,各位先生不嫌弃的话,恭请各位屈尊参加我们的宴席!”

  然后,王昌龄三个人干脆答应了她们的邀请,和小姑娘们快快乐乐地玩了一整天。

  这个故事一方面广为流传,很多人信以为真;

  可另一方面,历来都有人质疑故事的真实性。

  来了四个歌女,刚好唱的就是你们三个人诗?

  大唐只有这三个诗人?

  置李白、王维、孟浩然等人于何地?

  而且前面三首诗,除了王昌龄的《长信秋词》,都很值得怀疑。

  可是有一点,没有人怀疑。

  那就是王之涣的《凉州词》真的是极好的作品。

  是那种竞争“唐诗第一”的必选种子选手!

  清代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说:“摩诘(王维)、少伯(王昌龄)、太白(李白)三家鼎足而立,美不胜收。王之涣独以‘黄河远上’一篇当之,彼不厌其多,此不愧其少,可谓拔戟自成一队。”

  单独这一首诗就能让他跻身“盛唐大家”的行列!

  小陈当初第一次听人讲旗亭画壁故事,第一反应是:相比王昌龄,高适——王之涣的诗也太少了啊!

  能怎么唱?

  难道唱“白日依山尽”?

  到“黄河远上”出来时,才想到这尊大神还有这等神作!

  为什么说这首诗够好?

  第一句:汹涌澎湃、波浪滔天的黄河宛如一条丝带,迤逦蜿蜒着飞上云端!

  神思飞跃,气象开阔!

  黄河源远流长的形态宛如眼前!又侧面突出了边塞广漠壮阔的风光!

  千古奇句,当之无愧!

  次句描写的塞上孤城,位于“黄河白云”远大的背景之下,一下子突显出“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难的处境。这样一座边塞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放在后世,只能是“鬼吹灯”那种被探险的远古遗迹,不可能有什么生气的。

  这里的人,自然是守卫大唐边疆的将士!

  在这样苍凉、远离帝国中枢的环境背景下,好巧不巧地,听到了羌笛声;

  好巧不巧的,羌笛所吹的曲调,恰好又是表达别离的《折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