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9章 范仲淹“热恋”宋仁宗(第一更)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昌龄的江湖在这里,以小陈现在这点微薄“才气”,他的意见再离奇,你又能说什么?

  当然啦,这一次虽然小陈说不出王大叔那些论点,可他并没有像上次高启“将军出关车骑多”那样,认为王大叔“过度解读”。

  哪怕场下观众们也和小陈一样,下意识觉得不错,只不过这两句不符合大家对好诗的常规认识罢了。

  当事人李季兰,头一次在没有陈弟弟指挥的情况下独自应战,上台之前难免有些忐忑。

  可是现在看到观众和评委们的反应,知道应该自己这头一阵应该是顺利走下来了,松了一口气,盈盈一礼,下了舞台。

  相信自己,可以的!

  三楼之上,王大叔一边赞赏,一边笑着对陈成道:“你看吧,我就说嘛,人家没有你,照样表现得不差!”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陈成连声称“是”,又对王大叔头一个为李季兰喝彩表达了感谢。

  没有他“一锤定音”的话,大部分观众都还在困惑中不知所措呢!

  就像“皇帝的新衣”,总要有人戳破窗户纸。

  “那个,虽然这句续得不错。”王昌龄问道:“可是一时想不起来,这是哪一首古诗上的句子吗?”

  小陈答不上来,就国学功底来说,季兰姐姐甚至比他高明不少,不像他都是功利地去学某某人、某某方面的诗。

  王维也说不知道。

  小陈心想:莫不是季兰姐姐从我这里偷到了“‘十全老人’御制诗集”?

  把乾隆的诗抄袭了去,然后还能改头换面,化腐朽为神奇?

  天可怜见,小陈知道的那几首乾隆的诗,全都是用来当段子、当笑话讲的,哪有一首是正经的啊!

  且不提“江永让乾隆没事别写诗”,就比如那首《黄瓜》诗,野史传说“十全老人”写完之后很得意,就让纪晓岚来“鉴赏”一下。

  在纪晓岚面前,这种诗当然是小孩子水平!(陈成:不才抄袭这首“大作”的时候,刚好是九岁小孩!/微笑)

  可是纪晓岚又没有王大叔那种“过分解读”的能力,也不能背着良心说这诗“写得真是棒棒哒”,最后只能给乾隆磕了个头。

  乾隆惊讶问何故?

  纪晓岚说:“臣替黄瓜谢恩!”

  乾隆龙颜大悦,有赏!

  要赏这条“黄瓜”一顶“绿色的帽子”,由纪晓岚代为领赏。

  ——既然有这种故事,那就反应了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

  你昧着良心连弘历的诗斗夸,肯定没好下场呀!

  绿帽子戴好吧!

  ……

  不消说,赢得王大叔击节赞赏、评委观众一致认可的这句李季兰可能从乾隆那里“借鉴”来的诗,成为这场“定场句”,接下来,你们就接着“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往下面编吧!

  上来又是易丝儿唱,自己那么好的“我歌她捧衣”不被观众和评委认可,甚至还恶语相向,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