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3章 不能换一个人来抄袭吗!(第一更)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绍生就在报恩寺!

  这也符合小陈之前的推理!

  只不过,如果绍生真的就是昨晚意图刺杀自己的那个男人,那他身上仍然带着伤——

  还有心思出手帮助刘昭阳,看来是真的不想在花魁一事上认输。

  只是这都是猜测,机缘巧合也说不准。

  陈成四处搜寻,刚刚是谁给刘昭阳送上小纸条的——他一直注意着香炉,这段时间香炉除了摇旗呐喊,并没有离开过。

  刘昭阳突然冒出高人相助,赛春楼这边也是始料未及。

  不过窦曼曼并不慌张,她还没到对不上来的时候,再次登台,唱响第二十首诗,沈佺期的《钓竿篇》:

  朝日敛红烟,垂竿向绿“川”。

  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

  这诗刚唱了一半,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了刘昭阳——

  这回昭阳仙子又能以何为对?

  结果就和刚刚一样,又有人走向刘昭阳,递上了小纸条!

  刘昭阳行礼答谢,显然又是救了她一回!

  窦曼曼刚下台,她又接着上去唱道:

  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

  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落雁迷沙渚,饥乌噪野田。

  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陈成再次瞠目,因为这又是一首孟老师的诗!

  《赴京途中遇雪》!

  这正是开元十五年,孟老师离开家乡前往长安途中,遇到大雪时的所见所感!

  孟老师一生宅男,这年已经快四十岁,忽然万里跋涉,客行他乡,羁旅之愁自然格外强烈!

  尽管就像他自己说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尽管内心极不情愿赴京赴考试,可又觉得遇到李隆基这样百年一遇的“明君”,不当官的话又似乎对不起天下人。

  就在这种对未来的恓惶无依,对科举的茫然心态中,写下了这首诗!

  这诗的创作心路历程也只有小陈听他详细讲述过!

  “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这句“雪山”“冰河”苍茫寂寥,适合后人仿效;

  颈联“落雁迷沙渚,饥乌噪野田”就更是妙笔:

  由于积雪满山,低飞的大雁找不到栖宿的沙渚,饥饿的乌鸦在野田里觅食。落雁是孟老师的自喻,赴京科举,正像“落雁”一样迷失。

  而其他的竞争对手呢?

  正如饥饿的乌鸦叽叽喳喳狂叫!

  对比强烈,用意明显!

  就是宅男的“不情愿”和科场争夺激烈的担忧!

  换在小陈准备高考的那个时候,如果出了这一题,肯定有一道题会问:

  本诗“噪”字用得巧妙,请问巧妙在哪里?

  然后就要套标准答案说:

  “噪”字以动衬静,突出环境的苍凉。

  陈成当时听了孟老师的故事,还调侃孟老师说,换自己这些年轻人,考试之前都是有很多积极行为的(比如挂“柯南”,转发这条锦鲤,转发这只杨超越),哪有像孟老师这样还没考试就压力山大,说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