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章 陈成!上上!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柳绘面对张丞相出的这道题似乎也没什么心得,半天没动笔,现在刚开始写第一个字。

  李林甫看着她写了一个“一”字。

  等一会儿,写出第二个字,是个“上”字。

  第三个字,又是一个“一”字。

  第四个字,还是个“上”!

  第五个字,换成了“又”——嗯,还是没有超出三个笔划。

  第六个字还是“一”,第七个字还是“上”……

  靠,小姑娘你不会准备“一”“上”“一”“上”永无止境、无限循环地写下去吧!

  李林甫哑然失笑,差点把鼻涕喷出来了!

  从这上面看,这小丫头片子根本就是刚刚才学会写字啊!

  写的还都是不超过三划的最简单的那几个字呢!

  是哪个糊涂虫把才会认字的小娃娃选为“上上”的……娘嘞……

  ……

  李丞相耐着性子等待各人把诗写完,提前交了卷子的人他也装模做样地现场给了评价——

  不要看低李大人,李大人又不是文盲!

  质量高低他大概其还是知道的,他要卡的是那些重点人物,他李大人的跟屁虫们,是“中上”,他就给拔高一级到“上”甚至“上中”,张九龄的那些追随者,应该是“上中”的,他就给降一级到“上”甚至直接降到“中”,让你滚蛋。

  想得“上上”?门儿都没有!

  至于七品芝麻官、八品芝麻官、九品芝麻官、小朋友们的诗?

  对不起,李丞相忙的很,哪有时间哪!

  不!看!

  拜拜吧您嘞!

  在李大人和他请来的几个“帮闲”郭慎微、苑咸的“神速批改”下,甚至比王监察更快,就把大家的结果给公布了出来!

  “严迥,中上!”

  “姜度,上中!”

  “房琯,上!”

  ……

  听了一会儿,后知后觉的一些人才得出了与陈十一郎相同的结论,那就是李丞相根本不是真的来评诗的。

  这也太有失偏颇了啊!

  读了一会儿,人群里有的人甚至忍不住笑出声来,因为知道李丞相偏心,谁知道李丞相这么偏心啊!

  有的人明明是靠家里关系当官的,大字不认得几个,却也在英明神武的李丞相的评断下获得了“上中”的评价,反观张丞相的那些朋友、门生,才名再高,能得个“上”就不错了……

  真是贻笑大方啊!

  李丞相学问不高是事实,比如有个故事说,李林甫后来独揽大权以后,主持选拔官员之事,候选人的判语用了“杕(dì)杜”二字,李林甫不认识“杕”字,对吏部侍郎韦陟说:“这里说‘杖杜’,是什么意思?”韦陟不敢说“右相您读错了”,只能跪在地上,低头不敢说话。(也有可能不只害怕,韦大人笑到“肚子胀”。当然这俩字是生僻字,现代人不认识很正常,但这是《诗经》里的,《诗经》在当时是必读的书籍,考试也是头两年不考的话今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