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9章 切入点_明末屠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少了,顶不顶得住?

  磨着斧头,想着头疼的问题,杨炯着实有些心烦意乱。治军统兵,得对几万人的身家性命负责。自己凭着后世情怀,一腔热血远赴辽东,行不行?

  磨好了斧头,杨炯出了大帐。大帐前倒是宽敞,有一块比较大的空地,但周围便是成排成列的竹楼、木屋,帐篷。营区里各营头的部署,是杨炯亲自定下的,知道中军大帐周围便是护卫千人队的营房。

  杨炯便朝着护卫千人队的位置走去。一去才知道,除了轮值的百人队,还有给石三妹搭帐篷的百人队外,其余八个百人队都在校场训练去了。于是,杨炯便朝校场走去。

  校场在大营西门方向,也是离衡州城最近的位置,方便集结和出动兵马。杨炯一眼看去,偌大的校场有些空荡,出征的大部分士卒还没有归队。好在,喊杀声比较响亮有气势。

  杨炯走近一看,护卫千人队在劈木头,地上尽是木屑。一个年轻的士卒,光着膀子,抡着斧头,正跟一截差不多一个人高的木头在较劲,额头上豆大大汗珠在不断滴落。

  莫不作声看了一会,杨炯又去看其他士卒的操练。因为虎山军早就有规定,士卒们操练时不允许向各级军官行礼,所以即便大伙很好奇,但还是正常操练。连续看了几个后,杨炯问闻讯赶来的亲兵营指挥使杨真,“杨真,战场上杀人,哪种最好?”

  杨炯问得随便,但身为属下的杨真却不敢随便回答。

  皱着眉头想了一下,杨真才开口说话,“火炮对敌,隔得远,但打不了几轮炮,敌人要么跑远了,要么杀近了。火枪,还有弓弩对敌,也是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刀盾手,还有抡斧头的,厮杀起来,费力气,顶不了多久。依手下看,还是骑兵马队最好,既能正面对决,也可迂回偷袭,打不赢可以跑,打赢了还可以追!骑兵最好!”

  杨炯不置可否。

  过了一会,杨炯又道,“听过万历年间三大征没有?”

  杨真一脸茫然,“将军,万历三大征,是个什么东西?”

  杨炯又看向石锤等亲兵营的将佐,一个个也都是一脸茫然。想了想,杨炯又问,“东虏,东虏听过没有?”

  这回有人站出来了,石锤试探性问道,“将军,你说的是朝廷加征辽饷,要对付的那股辽东野人吧?”

  杨炯终于笑了。

  嗯,找到切入点就好了!

  于是,杨炯和颜悦色地对大伙说道,“嗯,石兄弟说得对,加征辽饷的确是为了解决东虏的问题。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建国称号,并发兵抚顺。自此以后,辽东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至今现在,局势更加艰难,朝廷大军已经退守到宁远、锦州一线了。”

  大伙听了,面露好奇与激愤。

  杨炯继续说道,“……万历年间,朝廷九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