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2章 东征讨郑(一)_明末屠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胡素兄弟,你的担心,很有道理。但是,我们的兄弟们疲惫,郑芝龙他们赶过来,何尝又不疲惫。十五里地,身着甲胄,全军疾行,绝对是个辛苦活!”

  “再说了,咱们三万人,以逸待劳,有心算无心,三万人围杀郑芝鹏这一万人,难度不算太大。只要兄弟们一鼓作气,奋勇杀敌,也就小半个时辰的事!关键大家要快,要坚决,就像当日谏山岭一战,打出咱们虎山军那种虎啸天下的霸气来。”

  谏山岭算是第二步军营指挥使李文贵的成名战。听到杨炯提起谏山岭旧事,李文贵立马两眼发光,兴奋地接上话,“胡素,你太瞻前顾后了!将军大人说得对,只要打出咱们虎山军虎啸天下的霸气来,就没有打不赢的仗!将军,这一仗,要不还是让第三步军营来打头阵?”

  胡素一脸的不爽,心道你小子想拍大当家的马屁,也犯不着踩老子呀!再说了,你小子比老子当指挥使要晚,凭啥装大?不过,不爽归不爽,眼下是军议,让人开口说话,向来都是大当家提倡的,胡素也不想在军议的时候闹腾起来,便忍下了这口气。

  杨炯听了李文贵的话,却是摇摇头,“文贵兄弟,咱们这次,是伏击,说俗一点,就是瓮中之鳖,四面围杀,没有头阵不头阵的这一说。”

  李文贵听了有点沮丧,觉得错失了一次大出风头的机会。但是想到这是杨炯定下的方略,而且说得也在理,就也不敢出言反驳。不过,最后他还是没话找话,“将军,那这次,还要不要执行斩首功?兄弟们可是憋着一股劲,等着拿首级领功劳,换银子哩!”

  此言一出,大伙立即兴奋躁动起来。

  “是哩!将军,咱们从广东千里迢迢来福建,脚跟都磨烂了!这次总算是逮着立功的机会了!”

  “就是,就是!凭人头换银子,没有任何的弯弯绕绕,最是公平!”

  “对对对,灭了郑家军,大吃大喝一个月……”

  杨炯郁闷了!

  唉,真是一帮土贼哩!一旦执行斩首功,兄弟们奋勇杀敌自是没得说,但也绝不会做烂好人,肯定会大杀特杀,不留俘虏。

  一颗人头,十两银子,是一个普通士卒五个月的饷银。这一仗打下来,一万余郑军,那就至少付出十万两银子。杨炯之所以郁闷,倒不是心疼钱,而是另有考虑。

  杨炯心里很清楚,自己之所以能够顶着屠夫的名号,凭着手里的双斧,这一路混得风生水起,靠得不是广施仁义,而是霹雳手段,敢杀大杀一路杀!真正让杨炯担心的,有两条,一条是担心虎山军如果时常执行斩首功,会患上斩首功依赖症,一旦停止执行,大伙就对打仗提不起兴趣。另外,斩首功表面上看童叟无欺,公平公正,但细细考量,只适合冷兵器作战,甚至只适合刀盾手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