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约翰·科穆宁_你的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调底档来。”

  诏狱的事情不能形诸文字,但不代表不能将口头的文字保存下来。

  一张挂在木架上的绳网被送到了密室中,接着火把和采光口照进来的光芒,可以看到绳索被染成了五颜六色。

  这就是罗马从几百年前传承下来的结绳记事法,狱卒拿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绳索,打成不同的绳结,用于表述常见的词汇,不同的狱卒掌握不同的含义,没有人可以熟悉所有的含义。

  即使是我,面对一些陈年旧账也要请教老一辈才能弄懂含义。

  端起油灯走到绳网面前,我眯起眼睛,解读着绳网的奥秘。

  乍一看,还真是和这狱卒说的一模一样,可我发现其中一条绳没有捋顺,重新调整之后,含义大变。

  “第十二号犯人,奥斯曼人间谍,放火焚烧牲口棚,借机刺探火炮工坊。”

  “工坊的驴受惊,跑进了巴塞丽莎的鱼塘,点燃了旁边——”

  “凯旋式上清理的牛粪堆。”

  我就知道这帮狱卒不学无术,编绳结的时候编串行了。

  因为粗大的绳索不便于存放和查阅,黑牢有专人把绳索的内容打成织锦,最后变成一副从父辈、祖辈时就流淌下来的长卷。

  轻轻抚摸着这些细绳编织的纹路,时间在它粗糙的手感上流动,捻转,回绕,返回,联结,这就是时间,这就是东帝国的拷打史,这就是刁民的血泪史。

  把思绪从编织物中抽出,我对狱卒下令道:“好了,和我说说这个希腊王子是怎么回事。”

  “这个人叫姓阿莱克休斯……”

  你等会儿,哪有人姓这种姓的?

  揉了揉脑壳,我问道:“阁下和火炮工坊的乌尔班是同乡吧?你是匈牙利人?”

  “对,他和我一块儿来的,我没他的手艺,只能在牢里干点活,换口饭吃。”

  这就难怪了,匈牙利人姓在前面,兴许是把这人父亲的名字当成了姓。

  “……所以说他爹是阿莱克休斯·梅加斯·科穆宁?”

  狱卒拼命点头。

  大猪蹄子怎么尽给我惹麻烦!

  科穆宁家乃是帝国正溯,虽说巴塞留斯,兵强马壮者为之,他们家又偏居一隅,特拉布宗在君堡光复后就改国号,自称特拉比松帝国,不与我家相争。可是科穆宁家也非一心向着本朝,不然为何既不内附君堡,又自称什么帝国,只在口头上奉我家为主,一钱一兵也不肯上缴到君堡。

  百年前,方圆不过几百里的特拉布宗帝国还结结实实打过一场内战,一派倒向君堡,另一派不同意,就掐了起来,掐到最后,还是热那亚人和威尼斯人拿到了好处,占据了许多修道院和城堡,还逼迫科穆宁家签了不平等的贸易条约,特拉布宗的国力一落千丈。

  好在他们本就没什么国力,倒也落不到哪里去,他们家原先就在本都山脉里坐吃山空,来自高加索和黑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