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葡萄牙使节团_你的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功效。我很同意他的看法,给一个农田里拉出来的泥腿子发一把剑,并不能让他当场变为一流的士兵,悉心教导他如何使用剑正是军官和统治者的责任。

  另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是,赛里斯的红夷大炮来自这些红夷,也就是欧洲人,可是我从来没在欧洲见过如此犀利的大炮,如果拉丁人用这种火炮来对付大食教,哪还用怕劳什子耶尼切里和西帕希骑兵,直接点齐人马,一路打进那些苏丹的王宫不是更好么?

  如果说大炮沉重,不能轻易地跟随军队移动,那火铳呢?怎么我在欧洲从来没听说谁家的火器像鸟铳这么犀利?

  难道说……

  我明白了。

  前往赛里斯和印度沿途凶险,遣来的人都是穷凶极恶之徒,而这些武器虽然设计精良,但用料高昂,据说要用铜来铸炮才能保证不炸膛,这些拉丁人只能用廉价的铁来代替,缺陷较之旧式的火门枪和射石炮更为致命,只能让不惧炸膛的精兵使用。若是在欧洲使用,可能自己的炮手枪手先因为炸膛走火死上一群,所以只能在远东使用。

  也说不通啊。

  难道是风水问题,橘生淮南,在东方还好好的火炮,运回欧洲就不响了?

  随行的官员用磕磕绊绊的赛里斯官话说道:“我们代表布拉干萨的地主,若昂阁下*,向赛里斯帝国的皇帝致敬。”

  我听不懂葡萄牙语,这门语言虽说和拉丁语接近,可这帮使臣的口音未免太重了,而这个南方而来的官员,平日说的都是赛里斯南部俚语,翻译过来我也听得够呛。

  于是先让葡萄牙人讲给南方官员听,再让懂南方话的北方人复述一遍给我听,我对葡萄牙人说话也转口两次,很是麻烦。

  地主?地主是什么官?

  想来他说的是葡萄牙与阿尔加维的国王,若昂吧。若昂大帝统治下的葡萄牙,倒是人民富足,还打下了北非的港口休达,说不定这条通往远东的航道就在北非。

  朝会上,大臣们对这些葡萄牙人议论纷纷,按照惯例,海外的朝贡国应该要在南方港口登陆,再由有司一路护送到北京,但既然海船能直接通到天津,为什么要走什么陆路?所以上月敲定了红夷朝贡事宜,这个月几条福船就载着使节团,在夷事局的引领下直接在天津卫登陆了。

  礼部对此尤为不满,因为这些使节团是以夷兵的名义进京面圣的,类似土司的狼兵,所以此事归兵部管理,礼部只负责出一个通译。我费尽周折就是为了让周延儒破产,哪能在这种地方让他得到喘息之机?

  我问了许多问题,吃的如何,旅途是否顺利,带了多少人多少火器,指挥官都如数回答,说带了一百六十七个士兵,一百多名仆从,除了两百杆重型火绳枪外,还携带了几门小炮,鉴于福船很能装货,还特地携带了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