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八十章 东皋子王绩_隋末之乱臣贼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许多的学派,这些学派是怎么来的,都是由私塾、书院形成的,有大儒在一起讲学,许多学子慕名而来,慢慢的师生、同窗等等都形成了一个团体,在政坛上发出力量。发出声音。比如后来的东林书院等等,本质上就是这样的一群人。

  还有后来的浙党、赣党等等,这些都是由私人书院组成,或者有的商人资助。使得读书人在朝堂上为这些商人们张目。在历史上,明朝中期的晋党,明朝末期东林党人都是如此。私人私塾、书院最容易形成的就是这样的利益团体存在。

  他们一开始或许是因为一个好的事情,但是走到了最后,就是有着共同的目的,共同的利益。比如隋末大儒王通。在讲学的时候,门下弟子达数千人,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实力,就算是坐镇龙门,李信和李渊都无可奈何,从传播教化来说,他们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有的时候,却成为一个弊端。

  李信以前很希望这种大儒为自己说话,为自己张目,但是现在不一样,这样的人将会对自己的国家产生不利的影响,你在这边讲学,天下人还会去朝廷开设的学府学习吗?

  “大将军,那是什么地方?”李信忽然看见远处有青山叠翠,虽然比较远,但还是能感觉到风景不错,心中极为喜欢,顿时好奇的询问道。

  “陛下,那是环翠峪,是荥阳的风景所在,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学子前往此处,游山玩水,写诗作画。臣也曾经去过这个地方,也忍不住为其中的景色而吸引。”李靖老老实实的说道。

  “好,登善,走,你和大将军一起陪着朕去见见环翠峪。”李信忽然想到了什么笑呵呵说道。

  “殿下,荥阳文武都在等着陛下呢!”李靖有些迟疑的说道。

  “元庆,去招呼他们,让他们也来环翠峪。对了,东皋子在什么地方?”李信忽然笑呵呵的说道:“他的年纪大了,还是让他回去休息吧!朕明日再去见他。”

  “陛下,东皋子前辈正在环翠峪。”李靖脸上顿时露出一丝尴尬之色,低声说道:“东皋子前来,荥阳学子闻风而动,纷纷登门请求指点学问,好在明年科举之中大显身手呢!”

  随着李信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李信的地盘越来越大,本身的官吏根本不够,所以才会每年都会开恩科,虽然每年录取的人数不多,但是比三年一度要好的多。

  “呵呵!学问是学出来的,难道东皋子前辈能猜的到明年朕要出什么样的题目不成?或者说,朕开设的学府教的学问不成?”李信目光深处露出一丝冷哼来。

  “陛下所兴办的学府不过是给天下人识字的地方,但是想要科举,进入官场,不仅仅是识字,而且还有胸腹经纶,能写的出来锦绣文章才是正途。”褚遂良见李信对东皋子有不满的意思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