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四章 奉赎铜耳_天师府小道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还是满腔愤慨。

  他同老师谈到国事,谈到覆灭边缘仍不思进取的文武百官。

  又讲到了蒙古。

  他带着不甘心说道:“老师可知,忽必烈在前几年打败了阿里不哥夺得可汗之位,在部分宗王、大臣的拥戴下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蒙古帝国大汗。”

  “不仅如此忽必烈发布称帝的即位诏书乃是《皇帝登宝位诏》,在诏书中,他自称为“朕”,称蒙哥为“先皇”。”

  “随后又下诏欲迁国都至燕京。如今燕京正做建都准备。这番赤裸裸的意图可是不灭大宋誓不还休!”

  “可.......”

  “可我们的皇帝陛下还在沉溺美色,我们的文臣忙着附庸贪腐,仅剩几人苦苦支撑啊!”

  他的心快碎了,可这一片自上烂到下的大宋只能让他泪下哽咽哽咽。

  小道士听着文天祥的话,内心同样被其感染却也无可奈何而若之。

  蒙古天生能征善战,据传闻蒙哥早年依仗着蒙古骑兵甚至攻克了北俱芦洲装备更甚一筹的铁甲骑兵,这些年大宋能抵御蒙古全赖几个学生用兵如神,用己之长克己之短罢了。

  可如今曹友闻孟珙余玠王坚皆去,庙堂内部又从未停止争斗内耗彼此,此消彼长灭亡是迟早的事。

  “老师听闻这忽必烈相比蒙哥更加有勇有谋,不仅军事能力十分骁勇,其还在推行汉法?”

  一说此事文天祥也是担忧道:“是,他们长生天近百年十分在意汉人文化,族中也有所要求与汉族通婚,这忽必烈母亲便是汉人,从小接受道儒深受影响,所以这忽必烈一登基便推行汉法主张。”

  哦?

  “竟有此事?”小道士疑问看着文天祥,文天祥则是点点头代表确有其事:

  “不过此举明显违背了蒙古传统,造成许多蒙古贵族的不满,拒绝归附忽必烈汗国。忽必烈似乎铁了心要贯彻实行,不服从者都以乱国处死,手段血腥无比,几大未遵汉法的贵族自上到下全部灭了干净。”

  “有魄力!”小道士语气之中却是感慨:“这样的敌人才是最可怕的。”

  文天祥点点头随后也想到了一件事:

  “想当年若神宗陛下能坚定执行王安石“保甲法”,想来百年后也不会导致有这一场亡国之祸。”

  保甲法。

  此次变法可以追溯到小道士尚未出生前,当时宋朝皇帝神宗为了抵御周边小国的入侵,接受了王安石的建议,推行“保甲法”。也就是,提高士兵待遇让农民入伍扩充士兵数量,借此提高战斗力。

  只是可惜当时此法想法挺好,具体政策缺乏可操作性。在变法过程中,农民的积极性没有任何提高,反而触动了权贵阶层的利益,最后伴随着神宗去世不了了之。

  “若当时能改善此法上下力推,想我富宋不是如今天下,靖康耻也不会出现。”

  文天祥也是幽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