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九章 、堂堂正正_汉魏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裹蹄,潜近魏军营垒,突起高呼,即拔鹿角而入。魏军初始确实惊骇,但司马懿稳稳当当地窝在本营不动,只是传令,使士卒一层层执械列队,逐渐向外侧扫荡,甘宁斩获数十级,但无魏军将校,都是些小兵而已,亦且不能深入,只得反身退回。

  因为这时候司马懿所带的兵,跟原本历史上的曹军已然根本不同了,而他的用兵风格,也与曹孟德大相径庭。

  在原本历史上,汉末和三国前期的仗都打得很精彩,也厮杀得很惨烈,将领个人素质对于胜负影响非常之大,相对的士卒素质却往往要大打折扣。丹扬天下强军所出,可以陶谦的丹扬兵就被曹操一贯散慢的青州军杀得跟狗一样,郯城都几乎不保,为什么呢?将领强力故也。

  因为那时候的士卒大多并非汉朝的官军,就理论上而言,只是各地方官私募的武装而已,训练度有限,纪律很糟糕,更无大义名分可加统合,全得靠将领个人以恩义相结。所以能将必得强兵,但这强兵也大多只能打打顺风仗,如关羽在襄阳、樊城,一听说后路被断,士卒瞬间奔散,即是一例。

  曹军在各路诸侯中算军纪比较好的,那也不过锉子里拔将军而已,征徐州屠戮甚惨——史谓曹操屠灭三县,固然水分甚大,多为抹黑,但要说不犯平民,也是扯淡——还三天两头出现劫将为质事。于文则就是靠整顿青州兵军纪起家的。

  对于类似纪律性不强的部队,被百余人一夜袭便即营啸,使甘兴霸还见孙权报功,那也是极为正常的事情吧。

  但是如今的魏军不同了,通过曹操的整顿、是勋的制度统筹,大多已经归为真正的国家军队,眷属多得安置,甚至分了田地——要知道原本西汉最强有力的中央军,本来就出于“三辅良家子”,那都是有产业,能自备装具,参军不是混饭吃而纯是想博个出身的富农或者小地主子弟。这样的军队,本身的训练度和纪律性,都已非曹魏草头班子时代可比。

  尤其曹操为了对付西蜀,最着力整顿的就是雍州军和荆州军,原本在荆州地区影响力甚大的蔡氏、蒯氏、黄氏等均被解除了兵权,调入都中供职,文聘、黄忠等也借南征之名,暂调交、广,荆州陆军彻底被国家体系所消化了。司马仲达这回就是领着这么一支部队来的,要不然以他三十多岁的年纪,又无赫赫战功,绝不可能在短短数月间便即彻底掌控住部队。

  就好比原本历史上,司马懿初上陇与诸葛亮对战,就几乎被压着打,末了还丧了名将张郃。根据史书记载,虽然曾经在南部战区做过司马懿的副手,张儁乂仍然事事跟上司对着来,司马说往东,他偏偏说往西。无法确定二人谁对谁错,但将帅不和,司马懿没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思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