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章 、误交损友_汉魏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则为祸必然更烈。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一家族一直割据到曹叡时代,还三天两头跟东吴眉来眼去的,就这么着曹家都被迫忍了——南方还要面对孙氏,西方还要抵御刘氏,真没精神头去收拾他们。直到公孙渊自立为王,不奉曹魏正朔,曹叡才彻底恼了,派司马懿将其一战平灭。

  若能早收辽东,则对外可御鞑虏,对内可强国力,不是很称心如意的事情吗?

  然而是勋不敢开口,一方面他瞧出了曹操此刻并无进取之心,另方面军士疲惫,起码暂时即便想打也是打不动的。历史终究已被改变,套用自己原本的认识,难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白狼山上的教训还不够吗?非得再冒一次生死之险吗?他是宏辅有病啊?

  是勋这么想着的时候,早有夏侯廉、田畴等人站出来,反对王仲宣的见解。王粲今天倒是精神头双倍的旺健,当下舌绽莲花,逐一反驳——你们说前军疲惫,后军未至,不当继续进兵,可我也没说这就从柳城发兵去打啊,丞相不是问下一步的行止吗?我是说等后军到来,柳城亦安定了,即可裹胁乌丸,去伐公孙度。或者起码也得逼一逼公孙度,让他交出袁氏兄弟来——

  “前郭奉孝有言,袁氏若存,则幽州不稳,丞相若即此退兵,难免前功尽弃。除非屠尽乌丸,不然大军一退,袁氏继踵,乌丸必再反也。”

  王粲说的倒也不是毫无道理,曹操虽然斩杀了蹋顿,逼降了乌延、苏仆延等部,但既无法在短时间内将乌丸牢牢地掌控住,也不可能真正收服其心。别忘了,跟着袁氏兄弟往辽东跑的可还有一个楼班呢,那是丘力居的正牌继承人,要是咱们一退,他必然返回啊,到时候登高一呼,群虏呼应,局面瞬间便可能恢复到白狼山大战之前。那咱们这一趟来不是白跑了吗?曹子和他不是白死了么?

  再说了,如今袁氏和楼班之后,还有一个公孙度,那家伙野心既大,兵马又雄,若与袁氏、楼班相合,必为国家大患——幽州你还打算不打算要了?

  王粲一番侃侃而谈,曹操不禁紧锁眉头,沉吟不语。

  是勋心说在原本的历史上,曹孟德也仅止步柳城,并未继续东征,公孙家虽然灭不了,可是局面也并没有因此而糜烂啊,他是怎么干的?当时曹操说:“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我要是着着紧逼,他们必然联合起来抵御,要是转身退兵,公孙家跟袁家肯定就会兵戎相见啊——这和对付袁氏兄弟阋墙是同一个道理。

  当下是勋就想套用历史上曹操的原话,先安抚一下大家伙儿的情绪——他是想打的,可是也知道很难打,而且就此退兵太过可惜;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自为上兵之谋,原本历史上曹操的盘算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