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11章 暗自欢喜的人也不少_不负大明不负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底有多大。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他必须带领吉林行省步入一个新的台阶。

  必须做出一番成就来才是重点。

  没有成就,皇上对他的信任会逐步减退;没有成就,好朋友想拉一把,他自己都把把握不住机会。

  所以,说到底还得靠他自己,企图靠别人其实都是假的。

  谷關/span这一点,王承勋还是有着清醒的认识,接下来必须加倍努力才行。

  没有参与这场伟大的战争虽然有点遗憾,但他也清楚总得需要人镇守。

  大明两大神将出马在情理之中。

  ……

  比王承勋更觉得遗憾而没有参与这场战役的是舒尔哈齐。

  舒尔哈齐一直想出兵增援,可两次都被否决,一次是被戚继光否决,一次被皇上否决。

  其实他自己也清楚,内蒙古自治区刚刚成立,他确实走不开。

  不比戚继光与李成梁,他们两个只管军事,是十足的军人。

  得知日本宣布投降,舒尔哈齐遗憾中当然也欣喜,想着大哥参与领导,可谓大功一件,肯定有奖赏。

  其实他也隐隐感觉到了,以大哥目前的发展态势以及皇上对他大哥的态度看,或许大哥还有晋升的空间。

  还有一点他也逐渐意识到了,大哥曾经的野心恐怕已经不复存在。

  虽然最近他并没有与他大哥见面谈及这个问题,但他知道即便大哥心里仍有想法,也已经完全不可能了。

  这时候他可以判定,大哥曾经的理想就此破灭,不会再有复燃的机会。

  任何想建立一个独立于大明政权之外的新兴政权都是徒劳的危险的,也没有哪个人有这个魄力与能力。

  大哥也不例外。

  这是皇上的底线,谁触犯底线,最后都只有死路一条。

  作为一个现实感极强的人,舒尔哈齐的内心其实暗自窃喜,他正是希望大哥永远不要触碰皇上的底线。

  从遇见皇上之后他就这样认为:大哥比不过皇上,无论哪方面。

  这次皇上运筹帷幄,跨海作战打败日本,大哥焉有不死心之理?

  倘若还不死心,那就不是固执,而是傻了。

  ……

  王象乾得知日本投降的消息,欢喜劲儿更不用说了。

  虽然这次战役没有加重辽东一点负担,但辽东精锐部队都派出去了,他当然担心这场战役还要持续多久。

  在辽东,乃至整个东北地区,没有哪个人有他更了解皇上的心。

  皇上与日本一战的决心之强,他很早就知道了,而且不像许多人,只是因为信任皇上,所以觉得该打。

  他了解皇上誓要打击日本的真正动机,是发自内心觉得有必要。

  如今皇上做到了。

  尽管他很清楚大明这次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毕竟所有战备物资都是经过辽东转运至朝鲜然后送往前线的。

  但他也很清楚以皇上的性子,指定会找补回来,而且只赚不赔。

  李成梁曾经与他商量进军日本时提及过以战养战,想着与日本一战或许会让东北变得更富裕一些也不好说。

  作为辽东巡抚,王象乾当然希望如此。毕竟,在经济实力上,辽东与中原腹地还是相差甚远。

  其实辽东的条件也不错,毕竟属于半岛,有海上那条线可以发展,只不过暂时并没有利用起来。

  日本为什么最近发展不错?靠的是什么?李成梁这次踏入日本国土,除了打仗,应该还有不一样的感悟吧?

  ……

  。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