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73章 古代中原王朝为何统治不了长城以北?_不负大明不负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文化”。

  这就是为什么说要控制统治一个地方,首先必须从文化下手。

  比方说两个人接受的文化不同,会导致生活方式与理念都不相同,在一起生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放大到不同的民族与不同的区域也是一样适用,必须求同存异。

  而是否能够做到求同存异,通常又取决于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经济上必须保证基本平衡,能平均就更好了。

  当然平均不现实。

  古代的中原是以农耕为主,跨越长城后,完全依靠农耕是很难生存的,所以这时候就必须选择游牧业。

  长城的作用实际上还是区分两种文明,即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

  从文化上看的话,生活方式被游牧化的人,也就不再是汉人了。

  所以,如果汉人王朝想同时统治长城南北,就等于是要统治两种文明,但这样的难度系数是非常大的。

  也许,姑且说也许,汉人王朝有能力派兵远赴边外,但要想统治的话,就必须得在此地驻军,而想要驻军就必须有足够的粮草供给。

  然而,想要从中原将粮草运到这边外的话,恐怕还没送到,就被运送的人吃完,又或是被人抢完了。

  这样,理论只能选择就地取材,但驻军一旦开始游牧生活的话,那么汉人的军队也就不复存在了。

  所以,中原王朝扫荡漠北之后,只能选择撤军,再回到长城以南。

  如此一来,中原王朝出兵漠北也不过是为草原上其他游牧民族扫清崛起的障碍而已,想要统治何其之难!

  但其实,总结起来,所有的问题都逃不过一个经济,中原王朝之所以对长城以北放松治理,主要还是经济上耗不起。无法为中原王朝带来利益,反而还要倒贴,得不偿失。

  对于异族游牧王朝而言,他们可以奴役汉家以供给其龙兴之地,但汉家王朝肯定不愿意这样做。

  所以,说好听点,元、清是统治了北方草原,但说得不好听点就是,征汉族重税以养北方游牧。

  这也是为什么元、清两朝可以统治北方,他们是自己人,当然各项政策都偏向于北方,实际上是以中原养北方。

  但若中原王朝掌权,肯定不会这么做,宁愿直接放弃。毕竟没有那么多资源,生产力水平不高,交通不便……

  不像现在工业化之后才能养活这么多人,而不必担心日子不好过了。

  所以,说到底重点还是经济,经济好了,可以做到求同存异,吸收接受不同的文化;但假若日子没法儿过了,那即便文化一样,也是白搭。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还是很有道理的,发展才是第一要务。

  带领他们一道发财致富,才是维持长治久安的最好办法。

  所以,自此之后,女真族人居住的这一大片土地,重点是要发展经济。

  朱翊镠想着,除了国家政策的适当倾斜,也需要调度各方面的人才来。

  人才任何时候还是第一生产力。

  而东北这边如何吸引人才呢?

  除了“责任与担当”,这个高大上的理由,恐怕就只有钱最好使了。

  ……

  。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