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43章 又来钱了_不负大明不负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接受熊清馈赠的经过。

  对,写的是“馈赠”,而不是“受贿”。

  刚才张泰征好像也是这样措辞的。

  因为张四维父亲是山西有名的大盐商,生意可不仅限于山西。

  全国各地都有他家的生意。

  生意做大了的老板,都喜欢做点慈善,以提高自己的品味与声誉,同时借此争取到更多的资源。

  张四维父亲也好这一口。

  而熊清是山东人。早年家里境况不好,曾经一度连束脩都交不起,但他自幼聪明,学习能力很强。

  张四维父亲有一次去山东,偶然路过熊清他家,当时熊清还是个秀才,因为父亲大病一场,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再也没有能力供熊清读书了。

  恰好遇见张四维父亲,有钱又喜欢做点善事,熊清这孩子又聪明,给他的印象很不错,于是慷慨解囊,给了熊清家一些银子,让熊清参加乡试,无论如何也不要放弃读书。

  熊清感激涕零,当时也不知道张四维父亲有那么大的来头,不过当时张四维也没有那么风光。

  后来熊清还真是争气,一路高歌猛进,参加乡试中举人,进京参加会试殿试又高中进士,顺利进入仕途。

  心里一直惦记着当年资助他银子鼓励他读书的那位大恩人。

  一打听,再确定,原来那位大恩人便是张四维的父亲。

  熊清记住了这条门路。

  或许是因为早年穷怕了的缘故,做官儿之后居然不知检点爱上了钱,自然逐渐养成了贪鄙的习惯。

  眼看张四维的官儿越做越大了,而熊清由于逐渐养成习惯的不好,一直原职不进,这让他很郁闷。

  于是想到了孝敬张四维。然而以他当时的职位,这条门路不好攀缘,熊清便想到从张四维父亲那儿着手。

  但给出的理由是:报答当年张四维父亲对他的馈赠援助。

  这样他便花钱在山西购置一些房产地产,然后送给张四维父亲。

  熊清诚意满满,的确让张四维父亲感动,还以为熊清只是为了报恩,更以为熊清还是当年那样有志气。

  加上馈赠的房产地产全都在山西境内,张四维父亲便糊里糊涂接受了,想着日后去熊清做官的地方,再以另一种方式弥补,更多的是把馈赠当作两人之间传递的那份感情。

  然而,张四维父亲将熊清倒是当作有情人了,谁知熊清其实另有所图,目的并不那么单纯。

  由于张四维父亲以为熊清还是当年的那个熊清,便写信告诉张四维,叮嘱儿子将熊清视作兄弟。

  既然父亲都这么说了,张四维自然相信他父亲,毕竟他父亲一生也是阅人无数,应该不会看错人。

  这一来二去的,当张四维进了内阁后便提拔熊清为保定府知府。此举更大的原因是张四维出于对父亲的信任,其实对熊清本人并不了解。

  所以张四维才说这件事是他与他父亲这辈子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