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1章 旁听生,马周_我都成仙了,还当什么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投献?

  李宽听到长衫青年,最终选择要去投献,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在大唐,投献分为两种。

  一种是百姓将田产托在缙绅名下,以减轻赋役。

  另一种是文人武将,进献礼物或进呈诗文给世家或勋贵,以谋求官职举荐。

  长衫青年穷得,连酒钱都付不起,所以,其所说投献肯定是后者。

  投献说好听点,是自我举荐,借助世家勋贵,获得被国家任用的机会。但实际上,跟春秋时期比较火热的门客制度有点想象。

  一但投献成功,被举荐。那么你这一生便打上了推荐者的烙印。必然得一直为推荐者谋求利益,不然就是背主忘义!

  长衫青年那么张狂的一个人,竟然要选择去投献?

  难道是因为自己给他的打击过大?让他,舍弃了自我,而选择去给勋贵、世家当狗?

  难道就不能努力去刷刷题,直接去考个公务员啥的?

  唐朝,好像已经有科举制度了吧?

  李宽前世是一个标准的,忙于生计的社畜,没时间读书。上学时学的那点历史知识,也早还给了老师。所以,对唐朝科举只是略有印象。

  于是,有些疑惑的李宽,在长衫青年即将离开之际,再次叫住了马宾王,

  “你为何不去参加科举呢?从科举入仕其不更好?”

  听到李宽问自己科举,长衫青年不由得一愣。

  看来这位嫡仙并不是官场之人,对科举并不熟悉。

  “谪仙有所不知,科举前朝隋帝杨坚所创,沿用至今。只是分科而考,授之于文名,并不能直接入仕。若想入仕,还得仰仗世家、勋贵举荐。”

  长衫青年谈及科举,眼中悄然闪过一丝无奈。

  “……”

  原来如此!

  没想到,目前的科举制度还是个半成品。并不能直接改变贫寒之士的命运。

  唉!理想最终抵不过现实。一位桀骜之士,终将成为世家勋贵的爪牙。

  着实有点可惜!

  总感觉有点别扭。

  于是,李宽便不由地多问了一句,

  “你打算去哪里投献?”

  “……后学弟子从汴州浚仪县而来。时常听闻,浚仪常公生性豪爽,最重乡情。所以,打算先去他门上,试试。”

  长衫青年有些落寞地回答道。

  浚仪常公?不认识。听姓氏,不像是世家之人。应该是勋贵。

  李宽突然感觉自己就是个历史盲,或许有必要去随身超市,抽一本史书读读。

  “浚仪常公,是何人?”

  李宽略微好奇,随口问道。

  “常公,乃是雷泽公,骠骑将军、中郎将、玄武门守卫,常何。”

  长衫青年接连报出了一连串的头衔,显然之前已经做过不少考究。

  李宽对那一连的头衔,并不感冒,但是当听到最后几个字后,却猛然一愣。

  玄武门?常何?

  这个地点,这个人,自己貌似在前世地球多有耳闻。

  虽然对历史不是特别熟悉,但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