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章 新行星生命起源假说_黑夜将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米以上的高空漂浮,就能进入太空,并跟着太空尘埃拜托地球引力,如果是极少部分能够在太空环境内生存的微生物,那它们甚至可能被太空尘埃带到其他星球,反过来看,如果其他星球存在这种能够在太空环境下生存的微生物,它们也可能被带到地球,当然,没法通过大气层,但月球没有大气层。”

  “可没有大气层和磁场保护,那些微生物应该会被宇宙射线摧毁不是吗?”欧羊敏锐地捕捉到一个漏洞。

  朱院士点头叹道:“理论上来说是这样,但我们知道的实在太少了,我们过往依靠自身观察和思考所总结出的理论,未必都是正确的,直到今天,世界范围内也没有任何一位研究者能搞清楚穹顶的作用原理……”

  “哎,就拿T原体来说,如果真有一个科技水平超过我们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高等文明,他们能够制造出T原体这样神奇的微生物,自然也能制造出抵抗太空辐射的微生物,或者,更简单的,可以把它们装在容器里定向发送。”

  “这容器未必非要是我们想象的飞船、培养皿,也可以是某种质量很轻的薄膜状生物体,用容器来给里面的微生物提供安全环境和营养物质,等抵达目的地时,容器自然消解。或者,这容器可以是某颗小行星,我们很早就开始考虑小行星或者彗星将生命带入地球的可能。再或者,就像在南都那样,撕开一道灰蒙蒙的口子,用空间传送技术传过去。”

  “既然那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全都发生了,连第二个第三个地球……不,准确说,连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的太阳系都出现了,那我们万万不能再用以前认识的规律来束缚自己的想象力。”

  杨小千认可地点了点头,正因如此欧羊这种想象力和行为都像是脱缰野马的家伙才会拥有会议室里一席之位。不过朱院士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家,竟能如此泰然地放下以往成就,虚心接受新规律,真是让人意外。

  “原来除了行星彗星撞击论,还有个太空尘埃传播论?太空尘埃间的碰撞居然也可以推动生物在行星之间游走,或许以后这也会成为行星生命起源学说之一,我得记下来,方便写新书。”欧羊小声嘀咕着,全然没有身处机密会议室的觉悟,无比严肃的场合竟然还想着给新书取材,就连杨小千听到后也不禁暗自咬牙。

  不能再让欧羊继续胡闹了,必须立即回到重点,杨小千心里这么想着,抢在其他人之前开口问道,“朱院士,我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并不充足,我想问问您,如果有一颗直径五百公里的小行星飞向我们,我们能提前多久观测到?有没有能力拦截它或者把它推出危险轨道呢?”

  “大概能在撞击发生前二十二个月到二十四个月预测到,至于拦截、击毁或者推出危险轨道……”朱院士摇摇头,悲叹一声,说道,“齐局长,请你先播放硬盘里第二段视频吧。”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