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五章 胜芳城瘟疫(二)_大明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口入,不要喝生冷之水,勿使饮浊,凡是吃食全都煮熟,所用餐具沸水浸泡。

  三,驱蚊灭蝇,吃剩食物用布遮掩,防止蚊蝇叮咬。

  四,勤洗手,可用生石灰兑水洒淋房前屋后,街道地面。

  五,染疫病人要隔离开,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所用之物煮沸消毒。

  六,衣被宜洁净,饮食宜淡泊,卧房宜开阔,窗户宜开爽,疫气自然消,污秽之物统一倾倒,不能排入沟渠,也不能倒入河道。对乱扔垃圾,“弃灰于道者”实施惩罚。

  七,病死牲畜统一在城外掩埋,不能扔丢池塘、河流。

  八,面对得病之人用布纱遮鼻嘴,防止交叉感染。

  以上八条庶乎不误矣。

  在章子俊的要求下,胡靖就在文昌阁外让霸州知府搭建了临时隔离棚,把全城郎中统一起来对流民疫者医治。

  这一下原本热闹的胜芳弄的家家闭户,商铺关门,随着时日不时城中染疫者越来越多起来,大批的商人,过路的行脚逃也似地四出而去,又把瘟疫扩大起来,真乃是一路逃,一路死,一路感染。

  此时霸州知府害怕了,听取了胡靖要求,封锁所有进道出口,包括水路,逼迫姚家、王家放出所有米粮以拯灾民。那怕两家不愿,可随着时间,死亡人数增加,也不得不为之了,因为这个霸州知府已经急红眼了,眼里充满着杀气。

  起因是陶鲁的奏疏发到了京城,朝中大惊,连夜就发出文书,派兵把整个霸州给封了起来。可见瘟疫给古人的惊吓不是一点点,而是生死攸关,只要瘟疫爆发,朝廷就会封锁一地,直到疫病消失,在这段时间内,被封区域内的人,自生自灭。因为有史记载,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河北大水,次年三月疫灾。朝发夕死。至一夜之内,百姓惊逃,城为之空。

  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江淮一带大疫。瘟疫大作,死者十九,灭绝者无数。

  南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年),浙江永嘉地区大疫。十室九病,传染者接踵而亡,数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阖门不起者。

  南宋德佑二年(1276年)闰正月,元军包围了临安府,德佑二年闰三月,临安府大疫。死者十九。

  这样的瘟疫记载,人人避之不及,霸州距京城那么近,朝廷不得不“痛下杀手”,牺牲一地,保全一方。

  章子俊想不到朝廷对待疫情是采取这样的方式,最大的失策是让陶鲁去写奏疏,而陶鲁没有把此次疫情讲明白,病起霍乱,陶鲁统称为瘟疫流传,还用春秋笔法形容,爆发凶猛之类,已到了十室九空。陶鲁的奏疏中主要是让京城尽快运来药石,粮食等,可是结果适得其反,却是派兵封围,把霸州逃出来的饥民全部赶回,如果强行逃离,不管是谁强弓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