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七章_温僖贵妃她不想奋斗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篇第一个问题投出的就是个大雷,叫她心生无奈,寻思许久、整理语句,才开口回答。

  瑞初不是不能说长句子,她只是懒得说。平日只用简单的几个词,是因为身边的所有人都能完美理解到她的意思,她就懒得说那些长长的词句。而对不亲近的人,她更是懒得说话了。

  瑞初的话其实已经说得很溜了,恬雅、蓁蓁陆续开蒙,她从《千字文》《急就篇》开始,再到接触盛行之儒学,蓁蓁如今已学罢《大学》,待她回京便要开学《论语》,恬雅更是已学到了《中庸》。瑞初跟着旁听,其实学的比蓁蓁快多了,隐隐能够跟上恬雅的进程。

  敏若先说了结论,才缓缓与瑞初讲人性,瑞初自幼眼光敏锐,小小年纪心里已有些善恶之观,可她不知道,这世上的人,有时候是不能全然以善恶二字来分的。

  所以人民素质的提高需要建立在社会生产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上,所谓“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①”不外乎此。朝廷宣发的那些诏书、邸报、歌功颂德的文章一个个写得词藻华美骈四俪六,八股文章写得跟殿试考科举一样,百姓听不懂能当何用?屁有没有,自己娱乐自己呢,到写折子的时候,就随便选两个当地仁孝的故事,当做自己的功绩大肆夸耀。

  敏若见此,郑重起来,安儿不知何时也爬到她身边来,挨着她坐,目光灼灼地看着妹妹。

  瑞初板着小脸试图严肃地点点头,娘仨送了康熙出去,安儿还为了刚才的事气鼓鼓的,敏若瞧着心内又是好笑又有些宽慰,低头看了眼女儿,忽然出声问:“如此,今日一行可算是圆满了?”

  敏若见她这样子,在榻上落了座,温声问:“为何呢?”

  而促成了这件事的瑞初自然又成了康熙嘴里的“福星”,尤其有昨晚敏若所言之事,康熙心里更是忍不住往那些玄之又玄之事上想去,抱着瑞初高高飞了两圈,才按捺住欢悦冷静下来,传命召随行几位心腹大臣,并对敏若道:“晚膳不必等朕了,你带着孩子们先吃,朕不定什么时候过来。——今日没逛成,咱们多留两日,后日阿玛再带瑞初出去逛好吗?”

  瑞初抿着唇想了一会,道:“女儿有三疑。”

  敏若料想到瑞初或许是有什么大的疑问,却没想到瑞初一开口就是这样的王炸。

  在发现女儿的文化水平已经超过儿子之后,敏若也思考过她说话为何还是几个字几个字地往出挤,安儿如她这么大的时候小嘴正跟机关枪似的,每日从早到晚除了睡觉没有超过半个时辰的停歇,当时怪烦的,女儿长到这么大、懂些事了还没那么说话,她还怪慌的。

  瑞初皱着眉,摇摇头。

  敏若示意瑞初也坐下,瑞初手脚并用爬上墩子转过来坐好,面对着敏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