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一章_温僖贵妃她不想奋斗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自从前线“捷报”传来,康熙的心情明显大不一样,连续多日的阴转大晴,看得出来前头几个月是憋得够呛,这段日子在他身边待着都感觉处处是和风细雨了,宫人出什么小错疏也都一笑而过,可见心情之美。

  他这天一晴,后宫里就热闹了。也是年根底下了,各宫都准备裁制打造过年的衣裳首饰,争取艳冠群芳大出风头。

  这种情况前提下,后宫第一土财主康熙就显得格外抢手,正值地方将要进贡云锦织锦,更是一年里头最后一茬抢手货。于是康熙这段日子补品炖品喝得肚子溜圆,敏若心里暗搓搓觉得他可能不到三十就要中年发福了。

  当然这其中不免有敏若对皇帝这个职业的固有偏见的影响。其实在原身前世的记忆里,康熙的身材三四十之前都保持得还算不错,毕竟精于骑射布库,不是只能提笔的弱质文人,有运动量跟着,发福也发不到哪去。

  至于后面嘛……原身那时候也不在了,自然也就不好说了。

  不过按照康熙“多动症”一样的每年活动频率推算,五六十之前应该也胖不到哪去。

  敏若没事在心里瞎叭叭又没必要隐引用实例仔细推算,这段日子法喀大出风头,她在宫里行事愈发低调,采取非必要不出门政策——主要她平时也没怎么出门,顶多偶尔御花园或者咸福宫、慈宁宫,这段日子太皇太后精神不济,慈宁宫也有日子没去了,出门的次数就更少了,如今又天寒地冻的,她恨不得干脆就长在火炕上,出不出门也没什么必要的。

  由于认识到自己心理问题已经略微有些严重了,敏若最近试图寻找一些当下关于心理学方便的丛书——找不到大夫也不能找大夫,那总得试试自救吧?

  可惜时下好像并没有专业研究这方面的书籍,至少敏若是没有找到,讲究心境的多是佛道两教的经文典籍,敏若没有改投唯心主义的意思,随意翻了两本,真理没悟到多少,心态也没有多少改变。

  主要这种经文多半是讲心境的,要心怀大善念、要心平如止水,她心有大善念不见得,但心静却是从前用了十几年逼着自己练出来的本事。

  这是彻底奠定了康熙早中期后宫格局的一次大封,可惜今生敏若先以贵妃位入宫,佟贵妃也早于前世正式被册为皇贵妃,一下少了位分极高的两位,就显得今生这次即将来临的大封没有那样重量级。

  所以说经书看了等于白看。

  在清朝活了四年多,除了上回法喀的事,再就是先后大行时,除了这两回,她自认心境从未有过大波动。

  这句话被敏若认为是人生在世的至理名言(主要是实在想要摆烂时候拿出来用的至理名言)。

  趁夜色,迎夏在永寿门内的一段青砖路上先后见了两个人,回来时敏若正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