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五章_温僖贵妃她不想奋斗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江南之地纺织业发展繁盛,女子纺织的收入足够养活自己与儿女,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京城需要这间书院培养出来的,是林下风致、端庄典雅的大家女,而不是满腹诗书经纶的“才女”。

  这是由下而上。修建女子书院其实也是由下而上,但书院开局针对的目标就是勋贵官宦家庭之女,为了保证顺利发展,最初的几年决不能落下格调。

  也因此,她们的营帐格外热闹。

  她打算兴建工厂并非临时起意,这些年陆续往回捡人,她也有不少收获。新改良的纺织机如果运用到纺织布匹上,比之旧式纺车,纺织效率可以大大提高,这就是工厂起步的本钱。

  而受朝廷掌控科尔沁部属地的札萨克与大臣们在一开始受到康熙示意,对公主架空蒙古王公势力自然是乐见其成,等他们发现容慈在科尔沁部享誉积威愈深,言令通达、民心之望远超预料时,也为时已晚。

  蓁蓁一时茫然,“办书院,就是由下而上吗?”

  除此之外,还有在发展平稳之后扩大招生需要考虑的,为家境微寒出的学生提供合适的兼工岗位,甚至助学、奖学金,这对学校的财政也是不小的要求,甚至可能需要书院有自成一套的财政营收体系。

  纺织机在后期当然会广泛推广,瑞初没有藏金于怀之死的打算,事实上她最近几年一直在钻研“生产资料公有化”,有时候在乾清宫盯着康熙的龙椅与御笔御印眼珠子发绿,那绿光代表的可不是“觊觎”二字。

  这些都是一开始便要考虑周全的问题,同时书院的选址、招工、聘师、对外形象等等问题都需要慎重考虑、周全决定。

  纺织毛线、制作毛毡,毛线还可以织衣做帽,从敏若那得到情报,瑞初思考了两日,觉得很有搞头。

  蒙古王公们人人自危,生怕自己不知不觉中被人扣了黑锅替人顶了雷。

  幸而公主本是大清之公主,纯禧公主似乎也并无揽权专政之心,一心一意匡扶民生,并没有抑制、抢夺各衙门、札萨克在蒙古的权利,对大清所有政策都持全然的支持态度,才让他们稍微松下心。

  而这样的起步发展,对后续书院的掌舵人便有更高的要求。一旦后续执掌书院之人思想发生偏移,或者书院落入他人手中,这座书院,反而会成为蓁蓁所厌恶的礼教、世情的帮凶。

  “是地位,要由下而上。”瑞初目光定定望着远方,徐徐道:“天下人承认的礼法才是礼法正统,可这份正统,却只掌控在少部分人手中,作为他们为己谋利、控制百姓的工具。与其在内求变,让自己也成为盘中人,不如直接掀了这盘子。什么是礼法?天下人承认的才是礼法。”

  蓁蓁便笑了,道:“你知道,我既然做下决定了,日后无论面对何等艰险,都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