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五章_清穿之她不想做德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胤祺自言自语道:“我倒有些羡慕七弟了,他额娘只他一个。”

  两人同时叹气,举杯对饮。

  京中局势一日焦躁过一日,几乎所有在局人都感觉到了,那种不明原因的焦躁,却又说不出来。

  此时,山雨欲来风满楼。

  康熙日复一日的冷漠的看着胤禩结朋营党,他什么都没做。

  他在等一个合适的,叫人挑不出错的时机再出手。

  十一月,胤祉等人编书完成,向康熙奏陈。

  康熙命其继续编书,让他将律吕、历法、算法三者合为一书。

  后命名为《律历渊源》。

  他要让胤祉腾不出手来掺和这些事。

  别以为他不知道,胤祉因为编书一事,不少文官附庸在其身侧。

  附庸就附庸,别来打储君之位的主意。

  胤祉领命去办。

  此后,胤祉一直在做编书之事。

  他本就是性子孤僻之人,又喜爱读书。如今这些事儿,正合他的心意,让他不至于逃出了是非圈。

  胤祉内心松了一口气。

  很快,康熙等的那个合适的时机就到了。

  同月,康熙前往热河巡视,携众皇子同行,点了八贝勒胤禩随行。

  途中经由密云县、花峪沟等地。

  康熙有时会抛下巡幸队伍,自己先行到他处察看。

  此举,康熙惯有之。

  当年南巡,康熙不止一次的做过此事,那时还抛下了随行的太后,自己察看河堤工程。等察看完了,再于某地相聚。

  众人并不觉有异。

  期间快至十一月二十日,胤禩再不离开,便赶不上良妃忌日。

  要知,这可是他额娘去世三周年祭日。

  可若要回,康熙还未回来。他未能禀明,不告而别,也为不孝。

  要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没有循守后辈的职责,是最大的不孝。

  这事儿,怎么做,都横竖不对。

  他不去,便是不孝之子;他去了,对皇父难以交代。

  胤禩在营帐中,心如火烤。

  他暗恼自己不曾顾虑周全,竟不曾想到此事,以至于现在左右为难。

  他当时想的是,快到忌日,再向皇父辞行,既尽了对皇父的孝心,也顾全了额娘。

  哪知落得个如今的结局。

  几番犹豫过后,胤禩派身边亲信太监去往康熙身边传信。

  他回京途中,又写信给胤禟,让胤禟准备两只海东青,到时送于皇父,以作赔罪。

  良妃陵墓前,胤禩拜祭,他用帕子为墓碑擦去尘埃。

  左右早已摒退。

  他轻声道:“额娘,我一定要坐上那个位置,让您荣宠。”

  “皇父可以,那我也可以。”

  他不再是少不更事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的皇父当年也面临和自己一样的困境。

  可是,皇父能够成为千古一帝,为什么他不可以?

  他的野心和欲望,在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时,便逐渐野蛮生长;在太子第二次被废时,达到顶峰。

  都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可他读过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