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5章 计策_我在缅甸挖矿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像是股民,从来都是买涨不买跌一样。

  所以虽然这第三块石头,不像是第一块石头那样,充满了猫腻,可其实难度却远要比第一块石头大得多。

  而要判断一块石头跳色的可能性以及跳色的顺序,除了最直观的皮相之外,唯一能借助的,就是强光下反射的光晕了。

  一分水的帝王种和两分水的冰糯种,在强光的照射下,它反射回来的光晕是截然不同的。

  只不过那种差别,对于外行人,或者是在鉴玉这条不归路上初窥门径的菜鸟来说,是很难分辨的。

  既然这会要鉴变,我也不敢懈怠,慌忙上前去查看起了那第三块石头的外皮。

  乌沙皮的质地,摸上去就显得比前两块青砂皮的石头更加疏松一些。

  而且那块石头的乌沙皮上,还泛着一些暗红的色泽。

  这种皮相,更加容易跳色,不过也更加容易出裂纹。

  而我现在当务之急需要判断的,是这块乌沙皮的石头,如果跳色的话,是怎么跳,从一分水到两分水,还是两分水变三分水。

  至于裂纹,那是下一步需要去考虑的东西。

  因为相比起判断跳色,裂纹的判断,虽然也难如登天,却相对要简便一些。

  我蹲下身子,几乎都快要把一双眼珠子给扣下来贴到那块乌沙皮的石头上去了。

  虽然单从皮相来看,基本上是很难判断出里面的水头和质地的。

  不过里面的水头和质地不同,表皮皮相的色泽深浅也会有差别,只是那种差别很细微。

  我几乎是一寸一寸的去细细看那第三块石头的皮相。

  那块石头从左往右,它虽然直观看上去就是乌沙皮,些许地方透着暗红的色泽,不过仔细去看的话,从左往右的色泽,则是深浅不一的。

  最开始的地方色泽显得有几分暗沉,这种皮相,能出的水头不好太好,而往右挪动一些,色泽就显得油亮了许多。

  这种皮相就容易出好水头了,而且我本身就是在1号石场混饭吃的,对于1号石场出的石头,就更加有发言权了。

  1号石场像这种容易跳色的乌沙皮石头,大部分都是10号洞子出的。

  而如今10号洞子正处于开采鼎盛的时期,每天的产量都是数以吨级的。

  一般来说,一个洞子它第一批开采出来的石头,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垮的彻底,纯粹就是玉石夹杂着蜡白石,要么就是水头一流,而且裂纹很少。

  而中期开采出来的石头,虽然变数大一些,可相对来说却显得更加稳定,垮基本不会垮到一败涂地,涨也不一定就会涨到

  惊心动魄的地步。

  如今眼前这第三块乌沙皮的石头,从左往右的深浅色泽变化很明显,大概我判断出的变化规律,就是两分水跳一分水的趋势。

  就趋势而言,这块石头绝对能涨,可究竟能涨多少,还得看水头的变化。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