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6章 人才济济_从导演开始的娱乐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6章人才济济

  “盲目的大山深处的人们,就叫《盲山》。”

  “好!这个片子立意不错。”

  “拍的时候可以找我投资,多少都可以。”

  李扬的电影,尤其是《盲山》,顾铭觉得还是很有投资价值的。

  不管它最终能不能得奖,能不能挣钱。

  这些都不重要。

  反正也就几百万的投资,全赔了也无所谓。

  有些电影,拍出来了,放在那里,就是有价值的。

  一部《盲山》,如果能多让一个本来会被拐卖的人多一份警惕,而避开了那份危险。

  对于整个世界来说,只是几十亿分之一,微不足道。

  但对于个体来说,改变的将是全部的世界。

  “到时候联系启明星。”

  “这两年我正好先去走访一下那些被拐卖妇女,力求拍出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

  “谢谢你对《盲井》的资金支持。”

  李扬举起了杯子。

  他对顾铭是有感激的。

  顾铭当初虽然是用小说改编权卡着自己,这才拿到了投资《盲井》的投资。

  但不得不说,这个投资人真的很好。

  提供了一个异常贴合角色的主角。

  在划好投资额后,就把影片的主导权全部交给了自己。

  而且财大气粗,不会有撤资的风险。

  拍摄的时候还给了不少帮助,自己倒是也是关陕人,但在关陕的人脉还真无法和顾铭这个国内知名大导演,爹又是西影副厂长的人相比。

  那个小煤窑,就是顾铭父亲找的关系。

  这样的投资人,简直是天使啊!

  “客气了,干杯。”

  顾铭和其一起喝了一杯。

  ……

  刚把李杨这边的事处理完。

  就又在办公室等到了一个老熟人上门。

  是顾铭薅羊毛的第一个导演,王晓帅。

  此时的他,明显比上次刚拍完《日照重庆》要憔悴一点。

  不难理解。

  上次上千万的投资啊!

  卖国外版权没卖了多少钱。

  拿回国内上映,票房三百万不到。

  最后能到手多少?

  他只能是靠着磨时间,来试着慢慢的收回那上千万的庞大投资。

  这个时间可能是五年,可能是十年。

  总而言之,你拍的电影收不回投资,让投资人亏了那么多。

  下次再找投资人可就要难了。

  至于拿自己的钱去拍电影。

  大家都是行内人,很清楚电影的风险,没有几个导演会这么干的。

  “顾导,我这次又打磨出一个新的剧本。”

  “你看看愿不愿意投,愿意投多少,剩下的我再想办法吧。”

  “这次我可是谁都没给他看,第一个来找伱的!”

  王晓帅还他特意强调了一声。

  倒不是现在一个投资人也找不到了,凑齐全部投资难,凑个三四成还是没问题的。

  可他有种感觉。

  上次《日照重庆》的失败,可能就是因为没有顾铭的投资。

  有顾铭投资的电影,能拿奖,赚大钱。

  没顾铭投资的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