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四章 去查案_长生:从修炼残本秘技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亏待了她。

  那位司礼监来的随堂太监还在微笑等候,赵笙跑了下去。

  “有劳公公跑一趟了。”

  他熟练地给这位太监塞了一块银子,太监笑得更开心了。

  “不辛苦,咱家来到这里见到赵公公,再有辛苦也都没了。”

  赵笙全身都起了鸡皮疙瘩,赶忙岔开话,让这位公公带路。

  乾清宫,在宗人府的南边。

  两人走在明丽堂皇的宫道中,看见了那座巍峨高大的宫殿。

  金龙柱,琉璃瓦,飞檐走兽千姿百态。

  乾清宫,皇帝居所。

  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之首,刘振站在殿外等候。

  “见过刘公公。”

  赵笙赶忙上前,刘振笑着将他扶起。

  “怎么这么生疏了?”

  两人之前其实认识。

  当年二皇子被软禁在宗人府,刘振就常伴左右。

  赵笙给二皇子送饭,一来二去,两人也就熟了起来。

  没想到当年的难兄难弟,如今已是飞黄腾达。

  秉笔太监之首,可是宫里所有太监的头儿了,就跟当年的何千岁一样。

  要是刘振飞扬跋扈,皇帝又专宠专信,他就能被人称为刘千岁了。

  “快进去吧,陛下都等急了。”

  刘振拉起赵笙手臂,要往乾清宫走去。

  “刘公公,到底是发生什么事了?陛下这么着急见我?”

  赵笙声问道。

  刘振压低声音:“也不瞒着赵老弟,还是南边的事。”

  “徐大学士那边的?”

  赵笙皱眉问道。

  “赵老弟聪明,咱家就你不该窝在宗人府这个地方。”

  刘振为赵笙束起大拇指。

  “你猜的没错,就是淮党那一边。”

  文华殿的徐大学士,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淮党派系。

  赵笙眉头更皱。

  这两年来,朝廷内外发生的事情,他也略有耳闻。

  因六皇子被刺杀一事真相的曝光,皇帝对常王还有何千岁可谓是竭力打压。

  尤其是常王,更是三番四次被皇帝叫来殿前训骂。

  什么戕害兄弟,丧尽良、猪狗不如的话都冠到他头上。

  就在去年,皇帝还下令让宗人府将常王罪责编撰成册,记入玉牒。

  赵笙当时负责这项工作,如实编撰,皇帝查阅后,提笔修改,又加多了好几项莫须有的罪名。

  常王势弱,只能任由宰割。

  要再这样下去,哪他常王封号被褫夺、革除祖籍都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常王背后是淮党,同样大受打击,被撤、被抓许多人。

  但许是因为皇帝下手太重太急,淮党竟暗中跟何督主联起手来。

  他们设计让常王就藩,跟皇帝留下个眼中钉,恶心他的同时,更让皇帝下手前多些顾忌。

  你上位就拆我们台,不给人活路,可伱皇位当真坐得稳吗?

  这一年多来,炎京可到处传着什么当今皇帝望之不似人君这种话。

  锦衣卫去查都查不出源头来。

  赵笙作为宗人府的总事,听这些事就跟吃瓜看戏一样。

  其实就是皇帝太急了,上位后急于扫除常王、淮党还有何督主这些派系。

  人家为求自保,当然要联合起来。

  但其实也不能完全怪皇帝,谁叫扶持他上位的是玉竹书院呢?

  玉竹书院的官员,都自称清流,言必称何督主祸乱朝纲、淮党贪赃枉法。

  如今他们势大,自然要竭力铲除这些祸害,好还下朗朗乾坤。

  皇帝只能“顺应命”。

  朝廷上的事,向来都是明争暗斗,谁又得清楚呢?

  所以赵笙从不愿意掺和进这里。

  乾清宫的殿门被推开,皇帝穿着圆领衮龙袍,坐在龙椅之上,俊美的脸庞多了几分威严。

  跟当年的二皇子到底是不一样了。

  皇帝看见赵笙前来,阴沉的脸上才多了几分笑容。

  “赵爱卿,过来。”

  皇帝向赵笙招手,拿起一本奏折,递给他看。

  “江淮盐场那边出了事,淮城知府朱季昌贪墨盐引上万,朕要你去查查。”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