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6章 完成小目标任务_说你有钢铁意志,你来真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6章完成小目标任务

  “……今天跟大家一起探讨下数论中的筛法。”

  “使用筛法最著名的,当属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这里面,最好的结果是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得到的。在1996年,陈景润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有关1+2的证明。当然,这肯定不是我们小学学的1+2,大家别误会,哈哈~这个1+2是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的和或者一个素数及一个2次殆素数的和,换句话说,对于任何一个大偶数N,总是可以找到奇素数p’,p”或p1、p2、p3,使得N=P1+P2+P3、N=p’+p””

  “这里,陈景润提出了一种新的加权筛法……其中Card()表示集合的元素个数,不等式右侧第一项即是所谓的加权筛……”

  下午,赵默在数院听了一堂数论课,大有收获。

  陈景润大师的名头,那是他在读小学时就被国家连篇累牍报道了的,不过那个时候的印象基本上就是“1+1=2”也要证明?这似乎儿戏了。长大点,他开始认为1+1=2很不简单,似乎蕴藏着非常深奥的秘密,包括宇宙的奥秘,所以这些大科学家们才要去证明它。

  等到进入了大学,他才认识到,什么1+1=2的证明啊,媒体都是踏马的瞎报道,为了广为宣传就摘取其中的爆点来宣传,从未想过这样的报道其实非常误导很多青少年,真是害人不浅。

  “哥德巴赫猜想”这颗数论的皇冠,一直到他重生前,都没有人证明出来,似乎成为了真正的未解之谜。

  陈景润大师之后,似乎再也没有人能把“1+2”往前再推进了。

  由此可见,很多科学其实非常的依赖“偶然性”,没有“偶然性”的那个天才,困难会很长时间都存在着。

  这节课的主讲者是另外一个教授,四十来岁,还是比较年轻的,活跃的思维给了赵默一点启发。

  “ABC猜想的证明似乎应用了加权筛法的变种~”

  下课时,赵默隐隐有了一丝灵感,但一闪即逝,根本来不及抓住。

  摇了摇头,不去想太多,他随即小跑着去了操场。

  “开哥~”

  到操场时,胡开已经在操练了,赵默打了声招呼,然后开始了又一天的训练。

  开干!

  与此同时,在五道口的内网上,新鲜出炉的挂上了信息产业部一众领导前来化学和材料专业调研的新闻,报道了与会的众人,包括陈副校长、潘教授、周主任以及赵默。

  有心人看到后,若有所思,认为赵默的那两篇材料论文的确非常重要,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重要。

  另一边,刘首长在返回去之后,立即安排助手道:“把BYD和特斯拉的资料拿给我~”

  助手没有二话,很快就把全部的最新资料调了出来,发到了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