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3章 德国海军_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威廉港

  这里是德国重要的港口,也是德国海军重要的基地。

  德国海军有一艘航母和一艘战列舰就是在威廉港附近的船舶制造厂制造的。

  在视察完了空军的工作之后,斯特拉瑟便马不停蹄地来到了这里。

  接待他的是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当然,还有已经完成了外壳制造的战列舰。

  “我的元首,我们海军最新开工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已经完成了船体外壳的建造,预计1933年之前就能下水。”

  雷德尔兴致勃勃地向斯特拉瑟介绍着这款战列舰的各项性能。

  该战列舰舰长241.55米,舰宽36米,最大吃水9.99米,标准排水量41637吨,满载排水量50300吨,最高航速30.12节,最大续航力8500海里。

  舰上装备8门380毫米主炮,12门150毫米副炮和36门机关炮,这种战列舰的配置放眼整个二战也是数一数二的。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这艘战列舰的各项数据跟俾斯麦号战列舰相差无几。

  实际上内部的设计也是如此,除了在斯特拉瑟的要求下减少了一战时期的设计理念。

  例如穹甲防护,垂直的主装甲带,薄弱的上装甲,战舰首尾的轻型装甲带和鱼雷发射管等。

  其它部分可以说是照抄历史上的俾斯麦号。

  曾经有人提议将该艘战列舰命名为斯特拉瑟号,不过被斯特拉瑟本人拒绝了。

  他可不想看到用自己名字命名的战列舰被敌人击沉了。

  所以兜兜转转之后这艘战列舰的名字还是我们熟悉的俾斯麦号。

  “你对于这艘战列舰的战斗力如何看待。”

  斯特拉瑟想听听专业人士对于俾斯麦号的评价。

  “很明显,这艘战列舰是我们海军经费不足之下的选择。

  我们保留了火力和机动性,舍弃了一部分的装甲防护。

  但也不是没有好处。

  那就是俾斯麦号对上英国的战列舰可以跑路,而英国的战列巡洋舰和巡洋舰都打不过俾斯麦号。”

  雷德尔说的俾斯麦号的特点其实是因为一战失利后德国海军的规模受到限制。

  因为要控制排水量,所以导致设计出来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颇具特色。

  其排水量与英国的战列舰相当,速度与英国战列巡洋舰相当,但装甲厚度大于英国的战列巡洋舰而小于英国的战列舰,火力则介于英国的巡洋舰与战列巡洋舰之间。

  所以英国的战列舰无法对其发起攻击(它的速度大于英国战列舰)。

  英国巡洋舰打不过它,而英国战列巡洋舰与它较量还占下风。

  “所以适合这艘战列舰的作战思路只有一个,那就是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雷德尔说道。

  “哈哈哈,看来陆军作战理念中的运动战也能运用到海军上。”

  “当然可以,无论是陆战还是海战,他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