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63章 想法_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布(但是每个家庭不少于1500卢布),从事经商、出租农具、机器和房屋,占有磨坊、油坊等。具有这些特征之一者,均可划为富农。”

  ​

  初步判断乌克兰有近15%的富农,而据后来官方数据统计,当时乌克兰只有不到3%的富农,这就导致了消灭富农运动的扩大化。

  而且在地方上,这些村干部有生杀大权,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的好恶来判断是否具备富农的标准,这就造成了地方上的一幕幕悲剧。

  1930年为了消灭这些富农,苏政府派遣了大批城市工人,这些大都是积极分子,先后派遣6.2万人来镇压富农运动。

  有85万乌克兰人,因为这次富农运动被迫迁往西伯利亚,很多人死在迁徙的路途上。

  ​

  如果你看过苏联的地图,你一定对苏联广袤的领土印象深刻。

  苏被乌拉尔山划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乌拉尔山西边是俄罗斯,乌克兰,东边就是西伯利亚。

  这块22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整个欧洲的2倍。

  整个西伯利亚人烟稀少,却蕴藏着丰富的矿藏、皮毛、森林等资源,苏时期这个地方几乎成为一个巨大的监狱,大批流放人员来到这里。

  ​

  由于当时没有修建铁路,整个道路泥泞不堪,有些沼泽地泥土甚至没过膝盖,一个被流放的人要经历4-5年才能达到流放地。

  如果是夏天,前面犯人踩出的尘土能够让后面的人窒息。

  路途中经过大片的草原,流放者没有树木可以躲避烈日的暴晒,很多人中途虚脱而死。

  如果是冬天,西伯利亚零下20度的气温,会让人胡须都结上冰。

  风湿、肺炎、肺痨、镣铐造成的溃疡、污物造成的皮疹以及住房过于拥挤造成的斑疹伤寒症,让1/3以上的流放者死在途中。

  这些事务虽然不是基洛夫负责的,但是他通过各种渠道多少也了解一点,所以基洛夫的内心十分煎熬。

  在他心中,这些血腥残忍的行为无疑是让这个伟大的国度蒙尘。

  可是他又能怎么办呢?自己又不是苏维埃的最高领导人,如果自己是总书记,一定不会让这些情况出现。

  等等,基洛夫放下了文件,有些惊恐。

  自己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难道是自己对于斯大林同志不够忠诚了吗?

  “看来是自己读太久,脑子不清醒了。”

  基洛夫看了看窗外的天色,摇了摇头,驱逐出了脑海中的思绪,整理完文件之后打开门走了出去。

  只是基洛夫不知道的是,有些想法一旦出现了,想要消失就不是那么容易的。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