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章 计划被打乱(七千字大章,求订阅)_诸天:重回九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抱着寻找内心那种特殊的归属感。

  虽然对这座城市已经很熟悉了,毕竟是七八年的羊城,既然来了,不去看看,实在对不起穿越一回。

  陈灿沿着前世来时的路,一路前行,去了十三行,也有了火车站,更去了曾经待过的城中村。

  一路上,所见到的风景,有欣喜,有无奈,还有失望,更多是感慨。

  果然那句话说得对,时间能改变一切!

  这座城市,从今年开始,如同一个按了发条的机器,它未来四十年的变化,比前面四百年都大。

  或许自己,有机会去见证这段时间。

  自己是穿越者,不是吗?

  简单游玩了一天,陈灿随即便投入了工作中,辽沈代表团基本都是东北人,对这里的天气很不适应,抱怨连连。

  毕竟在东北,这个时候都穿棉袄了,而这里,这几天天气好,还穿着短袖,到了晚上,突然又下了一场雨,第二天又是大晴天,最关键湿气很重,这种湿热的天气,让这群东北汉子,苦不堪言。

  陈灿到很喜欢这种天气,他不但对这里的天气适应,对这里的人和语言更适应。

  陈灿尽管听得懂粤语,更会说粤语,但是他却丝毫不敢透露出来。

  作为一个东北大汉,在这个时代,如果你说你自学了俄语和英语,人家可能还会相信,但是伱说出一口流利的粤语,绝对会比审查。

  毕竟这个时代自学粤语,你是打算学游泳吗?

  陈灿自然知晓这个道理,所以他才带来翻译,自己依旧是那口大渣子普通话,偶尔说几句蹩脚的英语,逗得那女翻译呵呵笑过不停。

  陈灿在13年,16年,和18年,都来过广交会,不过那时候,广交会已经走入大众了,并没有如今这么高大上,更没有如今这么神秘。

  那时候的广交会,他是作为一个参观者,和现在这种参与者,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体验,何况两个不同时代的特色,也给陈灿很大新鲜感!

  那时候的广交会,白皮肤和黑皮肤的外国佬,到处都是,而现在,黑皮肤的少,白皮肤的也不多,更多的,是穿着西装的港澳台商人。

  在九十年代以前,广交会的主要采购客商,还主要是港澳台地区,九十年代过后,欧美客商才渐渐占据主流。

  这也正常,这个年代,华人之间的联系,肯定紧密一些,还有一些第三世界的老朋友国家,欧美那些老外显然对这个国家,还有些成见。

  当然,那些欧美老外,在这个年代来广交会,看中的,更多是华夏的廉价原材料。

  宁江无线厂被分配在六号馆,这里主要产品便是生活电器类,这个年代的电器产品,相对于后世,那完全没有可比性。

  但是该有的电器,这里都有,显然,不管卖不卖得出,这都是国力的一种展示。

  虽然都是老一套玩意,但是从收音机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