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章 真相_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几个不怕他的。

  “你抬起头来。”

  谢道之一下子瞪大了眼睛。

  不敢忘!

  不能忘!

  是许多年前的一个冬日,刚下过一场大雪。

  从小天资聪明,性格冷淡高傲,十八娶妻,不曾纳妾,膝下三子一女。

  谢老太太整个人剧烈的发抖,喉咙里拼命压抑着哽咽。

  她不敢多看,忙跪下磕头。

  谁欠谁啊?

  “我装了整整四十年的糊涂,够了,不想再装了,再装下去,到阴曹地府,我没脸去见他。”

  谢老太太看了一眼小孙子,眼神有种豁出去决绝。

  儿子机灵又聪明,拿着书一路要饭,一路问人,大半年下来,书上面的字竟识了个大概。

  “那个……你想不想进晏家当下人?想的话明儿就带着这腰牌上门。”

  谢道之吼得撕心裂肺,“母亲,你糊涂啊!”

  有一回绣娘染了风寒,赶不及针线活,见她针线活出众,便把他的衣裳丢了过来。

  草草睡了两三个时辰,天不亮,她悄末声的爬起来,想去外头地里寻寻看,看看能不能扒出点吃食来。

  他脚上穿着上好的皂靴,一点一点在地上轻轻打着拍子。

  她退到外间,想着他的善心,又跪在院子里磕了三个头方才离去。

  她愣住了,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

  三十岁发妻染病早逝,他没有再续娶,除了做官外,一心沉溺于书画和游山玩水。

  她和儿子蜷缩在破庙里,这是他们刚找到的一个容身之处,虽然四面漏风,但好歹还能挡挡风雨。

  那人居高临下看着她,“晏家不养闲人,日后你好好做活,用心教导儿子,总有苦尽甘来的一天。”

  他的过往,渐渐由下人传到她耳中。

  谢老太太看着儿子,一脸的悲怆。

  他长久沉默。

  她绣得很用心,几乎是栩栩如生。

  走出院子,她低下头,迅速用手背擦了擦嘴唇。

  刚走出破庙,却见门口站着一个人,穿得体面极了。

  她知道他喜欢竹子,就在那件衣裳的袖口上多绣了两片竹叶。

  晏家家大业大,光下人就有上百个,她被安排进了浆洗房,管事还分了她们母子二人一间小屋。

  “得,你也甭跪我,回头给我家老爷多磕几个头才是正经。”

  那人搓着手,跺着脚道:“我家老爷昨儿路过这里,听到你家儿子读书,说是读得好听,让我一早过来候着你们。你们命好啊!”

  她也怕他,又不是那么的怕。

  没有人知道,她为了来见他,咬破了手指,挤出一点血涂在嘴唇上,为的就是让自己看起来更好看些。

  她惊慌于自己的小心思被他看穿,又羞又愧,却还是大着胆子开口道:“求老爷教我儿读书。”

  几天后,他又将她找来,还是一个站,一个跪。

  他声音很冷,透着十足的傲气,说完便让她退下。

  四十年,哪怕抽筋扒皮,哪怕年华老去,她还是记得每一个细节。

  “他从来没有对不起我们,是我们娘俩欠他太多,还不清,几辈子都还不清!”

  那人喉咙里重重咕哝一声,以示不爽,“不用签卖身契,活契就行,每个月一两月银,包吃包住,放心吧,我不是拐子。”

  针线房有个绣娘,是专门替他做衣裳的。

  见她出来,那人吹出口冷气,从怀里掏出个腰牌。

  那天夜里,儿子像往常一样把书小心翼翼从怀里拿出来,大声朗读。

  进到晏家,虽然母子二人衣食无忧,可儿子就算再聪明,也没法子读书成才,得找先生教啊。

  晏府有族学,只有姓晏的孩子才能进去读书,下人的孩子就是削尖了脑袋,都走不进那扇门。

  她得想法子。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