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归国_郑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顶点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三日后,在历下城郊外三十里,郑忽谢绝了老齐侯的再三挽留,率领着郑国军队踏上了回国的道路,同行的还有卫国世子公子伋率领的卫国军队。

  说起来,公子翚在犒军后直接带着鲁国军队不告而别,惹的老齐侯大怒,指天发誓定要让无理的鲁国付出代价。

  不过,这也和郑忽没什么关系了。

  郑忽和公子伋在这三天里,享受着来自老齐侯的热情招待,毕竟在老齐侯看来,两人都是他的准女婿。

  郑忽虽然尚未与齐结亲,但双方就结亲之事,达成了初步的共识,只待郑忽离去,齐国便会遣使告知郑国,再后面的一系列事情会有专门的人进行操办,郑忽坐等成亲就行了。

  而公子伋已经和宣姜订亲,就等着来年成亲了。在别人看来,郑忽和公子伋即将成为连襟,也就只有郑忽知道,和他即将成为连襟的是公子伋的坑儿子的老爹。

  期间,郑忽还曾悄悄地派人到临淄去寻访管仲和鲍叔牙这两位大能。

  若是能把管鲍收入麾下,那么,郑忽在这乱世之中也算是有了立身之本,两人的才能说是胜于雄兵百万有些夸张,但是要是没管鲍的辅佐,齐小白估计也只能是个小白,成不了威震天下的齐桓公。

  更别说管仲还对尚处在萌芽时期中华文明作出了极大贡献。就连孔子都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郑忽也不知道是否能寻到两人,但是若能寻到两人,郑忽的命令是绑也得绑回郑国来。

  虽然现在郑、齐两国关系不错,郑忽的老爹和老齐侯更是一对好基友。但是,这以后的事谁又能说的准呢?所以,郑忽觉得在关系好的时候,不挥起锄头挖墙角,等到以后说不准就没机会了。

  收起纷乱的思绪,郑忽回过头来看着渐行渐远的老齐侯,直到彻底消失不见,这才转过头,心中也有些不舍。

  作为穿越者,郑忽知道,老齐侯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一直都对原主极为优待的人。

  事实上,郑忽通过这么多天的观察,也证实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就像刚才老齐侯送自己归国,送到历下城郊三十里,这在当时来说应算是极大的礼遇了。

  一般而言,郊迎之礼,三十里是待上宾之礼。像燕昭王迎乐毅,苏秦发达之后,家人迎接他,都是郊迎三十里。

  而相送之礼虽然记载不多,仅有的便是《聘礼》中的“宾将行”和《周礼》中“诸侯相送不出境”,典型的例子就是燕庄公为感谢齐桓公帮助燕国击退山戎,一直将齐桓公送到齐国,齐桓公只得把燕庄公所经过的齐国土地划给燕国。

  按理来说,郑忽不过是世子,老齐侯本不应该出城相送,遣一上大夫相送已是待上宾之礼。但是,老齐侯依旧执意相送,这让郑忽感激万分。

  看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