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八章 庄公访晋_郑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能会眼看着他窃夺翼城大权而无动于衷呢?

  这明显不符合常理!

  暂时想不明白,郑忽也不再去想,因为他还有件重要的事情要准备。

  他的父亲郑庄公已经遣使告知晋侯,要前来访晋。

  宋鲁向郑齐邾请平的事情,郑忽早已经知道了。

  郑忽不仅知道这件事,郑国提出的条件是什么,他都知道。

  这对郑忽来说,这些事情根本算不上机密,郑庄公都已经在书信中将事情全部都告诉他了!

  郑国提出和平的前提条件是允许他回国,宋鲁两国表示只要天子没有意见,他们两国就没有意见。

  这种让天子自己打脸的事情,天子刚开始是死活都不愿意去做的。

  开玩笑,天子巴不得郑忽一辈子都待在晋国,永远都回不了国呢!

  让郑忽回国,他不但先前的努力全部白费,而且是养虎自遗患,所以,天子对这件事是相当反感,无论是郑国请求还是卫国劝导,他一概不听。

  直到前段时间,各国如周朝正,郑庄公表示愿割五邑以赎郑忽之过,天子这才勉勉强强的答应了。

  说实话,郑忽究竟犯了什么错,没人知道。

  在郑忽遭到驱逐之前,他有得罪过天子吗?

  没人知道。

  但郑庄公既然这么说,别管知道的还是不知道的就都默认了郑忽以前肯定是犯过错的,而且犯的错还被天子给记恨上了,所以,天子才把郑忽驱逐出国。

  这其实就是给天子台阶下了。

  如果说郑忽一点过错都没有,那不是等于说,有过错的是天子了吗?

  这怎么可以?

  是以,郑忽肯定是错在先!

  贵族犯错不可怕,只要有钱,还怕不能抵过吗?

  贵族拿钱赎罪,这也符合周朝的法治精神!

  事实上,这种贵族拿钱赎罪的法治精神,据说最早能够追溯到传说中的虞舜时期。

  《史记》所谓“金作赎刑!”

  由此可见,用钱赎罪由来已久。

  而且上至死刑,下至杖、笞都是可以用钱赎的。

  所以,郑庄公献出五邑给郑忽赎罪,还是在给天子台阶下!

  事情到了这一步,郑国的台阶都准备的这么好,天子只能不情不愿的顺着台阶下。

  不然嘞,再和郑国硬刚,没看到宋鲁两国都求和了吗?

  其实天子心里也明白,如果他不顺着郑国给的台阶下,郑国肯定不会因此认栽,届时,事情可不是那么容易就善了的!

  天子都同意了,宋鲁两国再无话说。

  有了这个前提,郑、齐、邾和宋、鲁两方的罢兵言和之事才算是正式开启。

  经过几个月的扯皮交涉,其他的还好说,主要是土地的问题,鲁国想要收回失地,宋国不想割地。

  不过,双方最终还是达成协议,鲁国限期三个月出钱粮赎地,如果到期还拿不出规定的钱粮,那么原先齐邾两国战占据的土地归齐国所有。

  至于原先郑国提出的鲁割郎地,宋割沛、留二地予邾国,宋鲁两国可以不割地,但是鲁国要出一定的钱粮当作赎买郎地的赎地钱,而宋国在出赎地钱的同时,还要赔偿邾国的战争损耗,同时,宋鲁两国必须承诺,以后不再把邾国当作附庸国对待!

  协议基本达成之后,卫宣公邀请郑、齐、邾、宋、鲁五国在卫国戏阳盟会,天子使者也有出席,在天使的见证下,五国以盟约的形式将和平的条件定立了下来。

  而郑庄公的这次访晋,正是在戏阳盟会之后。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