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四十章 我无罪_郑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冀都城下,旌旗蔽日。

  〃国、耿国和陉庭的大旗在迎风摆动。

  虽然时值盛夏,士卒们在一路狂奔之后略显疲态,但没人敢放松,因为他们知道他们面对的是一场战争。

  在战场上放松就等于是将自己的性命甚至同袍的性命拱手让与别人宰割。

  这对任何一名士卒来说都是大忌。

  没有人愿意犯这样的错误。

  冀都城门紧闭,冀都的士卒皆在土城墙上怒视着这些不请自来的不速之客。

  其实也谈不上不请自来,郑忽之前已经向冀侯下了战书。

  “郑忽何在?”郑忽一方刚列阵完毕,城墙上便传出呼唤郑忽的声音。

  郑忽带领的陉庭士卒在阵列最后,闻讯也未上前,只是让人前去代他应答。

  郑忽又不傻,冀人在阵前呼唤他无非两个目的。

  第一,为自己辩解。

  第二,谈条件,让他退兵。

  很明显,这二者郑忽都不会接受,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灭了冀国。

  既然注定谈不拢,他驱车上前不是被人当成活靶子吗?

  愤怒的翼人临死不得拉个垫背的?

  所以,他还是在安全距离之外待着比较好。

  冀都方才叫阵的是其国大司马求,他叫阵之后见郑忽只派一士卒前来应答,而本人未至,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确如郑忽所想,若郑忽上前,一旦谈不拢,他就命人将郑忽射杀。

  奈何郑忽这货还真是滑不溜手啊!

  求无奈,只得接着令人传话道:“吾闻圣人兴兵诛罪,寡君之国虽小,然牺牲奉祀,未敢轻慢,往来交通,必以忠信,征发劳作,从民所欲,且公子尝使吾国,寡君竭府库之宝,制珍馐之宴以奉养之,未有失礼之处,而结兵讨我,背圣人之教,臣窃为公子不取也!”

  这一番话说的是相当委屈,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我无罪又没得罪你,你为什么找人揍我!

  郑忽闻言,真想学楚国来一句,我蛮夷!

  但他最终还是忍住了这个冲动。

  首先,蛮夷这个词不是他能用的,他要是敢自称蛮夷,传到他老爹耳中,他立马就得被废,别管他曾经为郑国立过多大的功。

  这是必然的,一个响当当的中原大国世子竟然自称蛮夷,贻笑大方!

  其次,蛮不讲理固然能过过嘴瘾,但是不能反驳对方的辩解,对己方士气的打击也是巨大的。

  诸夏人民打仗自古以来都遵循着一个固定的套路,那就是我方永远是正义的一方,我方是代表正义消灭敌人的。

  郑忽有这个责任,让己方的士卒坚定自己是正义一方的信念。

  最后一点,人家冀国言辞凿凿说对你那么好,你竟然还出兵攻打人家,这样让郇、耿两国怎么想。

  〃、耿两国难道就不怕郑忽和他们打完冀国之后,再调转qiāng头攻打他们吗?

  肯定是怕的!

  有鉴于此,郑忽必须要为自己正名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