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零八章 兴郑者必忽也!(本卷完)_郑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父君,背盟之事绝不可行,我即背盟,不过图一小快尔,而弃信于诸侯,必失天下之援!”

  “儿实不孝,不能再事于父君膝下,至附奉享宗庙,愿父君宽宥!”

  郑忽不再囿于自身,期期艾艾作『妇』人之态,而是为郑国通盘考虑。

  颇有一种曾国藩所谓的,一身之屈伸,一人之饥饱,世俗之荣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的仪态气度。

  郑忽的力劝让郑庄公心中更加难受。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郑忽还为郑国,为他考虑。

  甚至有一刻,郑庄公多么希望郑忽退缩,请求留在郑国,这样他或许会失望,但至少他能够在心中说服自己将郑忽留下。

  而郑忽却没有!

  郑庄公再叹,一时之间又不知道该对郑忽说些什么。

  沉默了半晌之后,郑庄公这才问道:“吾儿去国之日,欲何往?”

  这确实是个关键的问题。

  郑庄公即便同意郑忽离去,也必须得搞清楚他的去向,不是说郑忽离开了,就对他不闻不问了。

  郑忽为他、为郑国、为群臣作出了这么大的牺牲,在他心中更加坚定了无论郑忽走到哪,都是郑国法定继承人的决心。

  郑忽沉默以应。

  心中却在迅速思考着这个问题。

  此时的诸侯国见于经史记载的有一百七十余。

  很多诸侯不过有城邑二三座,据有一乡之地,与后世王朝中的强宗豪右一般无二,便称孤道寡。

  这样的诸侯国,自然不在郑忽考虑的范围之内。

  因为这样的诸侯国,人口少,实在没有可发挥的空间,去了也难有太大的作为。

  中原的几个国家,宋蔡鲁和郑国有仇,也不再考虑之列。

  若去齐国做上门女婿,齐侯肯定不会亏待他,但问题是他在齐国也没有什么可发挥的余地。

  齐国在齐侯的治理之下,政局稳定,而且齐侯比郑庄公活的时间还长。

  郑忽若想在齐国搞点小动作,万一引得齐侯不快那就得不偿失了。

  不能搞小动作,难道去齐国种田?

  郑忽怎么可能会颓废到如此地步。

  其他国家如陈卫楚。

  卫国,郑忽肯定不会去,文姜和宣姜这两大祸水肯定是要陪伴在郑忽左右的。

  若去卫国,二女的艳名一旦入卫宣公耳,郑忽自度没有反抗之力。

  而且他与公子汲关系极好,让公子汲夹在两头没法做人也实非郑忽所愿。

  陈国尚可,与郑国关系良好,历史上原主的正妻正是陈女,陈国也是当世的一流国家,人口基数足够郑忽扑腾。

  但问题是,郑忽对陈国的内部情况所知不多,一个人前去又失去了先知先觉的优势,郑忽心中多少有些犯嘀咕。

  而楚国,则是有些排斥中原地区的国家,用事者皆出自楚国的公室宗戚,郑忽一个带有郑国烙印的外人想要在楚国掌权,难如登天!

  这样算下来,留给郑忽的选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