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四章 不战何待_郑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还管什么误会解除没解除,先报复回来再说。

  然后,郑国再一瞧,好家伙,误会解除你还伐我,必须得报复过来。

  就这样,两国报复来报复去。

  同样的道理,当年郑国和陈国怎么偃兵戈的?

  郑国劫掠了陈国边境的一座城池,后来又派人将俘获的男女淄重还了过去,托军队不听指挥,并向陈侯道歉。

  这就算是于陈有恩了,于是,陈侯终于愿意撇下盟友宋、卫,和郑国订立盟约,约定互不侵犯。

  就像后来子贡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

  孔子说:“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就是此时社会价值观的真实反应。

  此时不讲究什么感化怀柔,给人结仇了,那就一个选择——报复回去。

  不报复回去,别说周围的人的知道后会看不起你,就是家里人知道了也会瞧不起你。

  国家也一样,一旦与其他国家结仇,国人即便用脚投票,得到的最终结果也一定是报仇。

  在这个问题上,就是这么简单粗暴,没有一点弯弯绕。

  事实上,高渠弥及群臣的建议,正合郑庄公的心意,将近一年没和中原这几国开战了,宋、鲁、蔡三国怕是忘记了郑国的威势了吧!

  不打几仗,让他们长长记性,还真以为郑国学会修身养性了呢!

  “二三子之甚合寡人心意,待归国后,亟备粮秣,整军旅,缮甲兵,与之宣战!”郑庄公面色冷冽,果断的下达了命令。

  这样的事再忍气吞声,别说国人,就是他自己都看不起他自己。

  正如孔子所说,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是一个能容忍的枭雄不假,但也得看对谁。

  对天子,对宋、鲁、蔡,实在没有容忍的必要。

  还是那句话,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怕个球!

  郑庄公的命令使得原本心怀愤怒的群臣立马振奋了起来。

  皆高呼“君上之明也矣,臣等谨受命!”

  就连满脑子北进的郑忽也跟着这样喊。

  没办法,现在和宋、鲁、蔡乃至成周开战已经成为人心所向。

  计划终究还是赶不上变化。

  不过,话虽然这么说,但是郑忽心里却在琢磨着一旦开战,郑国该怎么做才能获得最大利益。

  郑国群臣之所以叫嚣开战,左右无非是发泄对几国的不满,同时想要洗刷郑国方才蒙受的羞辱。

  士可杀不可辱嘛!

  但是,郑忽却不能如此简单的考虑问题,战争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为了获胜扬威,洗刷耻辱,更是为了获利。

  既然此时郑国已经走到了战争的边缘,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必定是要跟宋、鲁、蔡甚至天子争个高低的。

  那么,如何做才能让郑国受益,让他国受损,这成了郑忽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思来想去,郑忽认为趁着这个机会继续蚕食成周的王畿或许是个不错的思路。

  原因也很简单,宋蔡的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