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章 种植粮食的能力_开局诛十族,朱棣求我当国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结构,于是,王朝出现了。”

  “那请问姜先生,既然部落联盟组成了王朝,为什么第一个王朝是由治水有功的禹建立的,而不是涿鹿之战获胜的黄帝建立的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我刚才说的‘制造力’的发展。”

  怕对方听不懂,姜星火进一步解释道:“你可以把‘制造力’暂时理解成‘种植粮食的能力’,是因为在夏朝建立前后的这一时间段,当时的制造力水平达到了,能够供养大量不事生产的食利阶层的水平。”

  道衍喃喃自语:“制造力,暂时理解成‘种植粮食的能力’?”

  从内心来说,想来以儒释道无一不通而自傲的道衍,是不会在智谋才学方面,向任何人低头的。

  哪怕对方是什么当世才子、文坛宗师、一代大儒.都不被道衍放在眼里。

  这是属于道衍的骄傲,数十年来,也从未被打破。

  然而,今天姜星火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道衍对自己有了一丝怀疑。

  如果说之前姜星火关于削藩等事情的谋划,还只是让道衍认为自己在某个具体谋划上略逊一筹外,而其他方面则是全面碾压的话。

  那么现在的这句“制造力,就是种植粮食的能力”,却让道衍真正地,第一次在心里,把姜星火当做了可以与自己来比较的智谋之士。

  原因无他,这句话是只有到了道衍这种层次的智者,才能体会到是有多么的精妙!

  微言大义!

  墙的另一侧,姜星火的讲课依旧在继续:“食利阶层,也就是贵族、军队、巫师等等,这些人是社会第一次分离出大规模人员不直接从事食物生产、采集工作的阶层,也是作为社会分工必然出现的阶层,有人负责统治,有人负责保卫、有人负责信仰,才组成了最初的王朝。”

  “当然,王朝不是一开始就是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这种继承制的,在夏王朝建立之前,先民们也尝试过禅让制。”

  “至于为什么继承制取代了禅让制,由继承制造成了以后王朝的家天下则更好理解,谁坐到了皇帝这个位置,还会心甘情愿地想着自己儿子不继承皇位而去回家种地呢?”

  “或者换句话说,谁看到自己的爹当了皇帝,自己还甘心去回家种地,不想着自己当皇帝呢?”

  此言一出,把一墙之隔的朱棣和朱高煦都给干沉默了。

  第一次来密室偷听的道衍对这种单向透明的互动感到很有趣,他笑着问道:“陛下愿意吗?”

  朱棣摇头失笑,只说:“自然是不愿的。”

  别说皇位传给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就是传给亲兄弟、亲侄子,朱棣都是不愿意的。

  自己辛辛苦苦以北平行都司一地,对抗建文帝的百万南军,九死一生才登上皇位,凭什么传给“外人”?

  道衍抚掌大笑,却也是不语,想来也是想到了刚刚结束的为了争夺皇位而发生的靖难之役。

  死了那么多人,流了那么多血,归根结底不就是四个字?

  ——争当皇帝。

  至于墙外朱高煦的心理,则更加简单。

  这天下是俺帮着老头子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就该是俺继承皇位,不让俺继承,凭啥?

  谁不让俺继承皇位,那就是俺的敌人,对待敌人,朱高煦只有一个办法,砍死他。

  “肯定没人愿意。”朱高煦直接答道。

  “所以继承制的王朝产生了。”

  “这便是我所讲述的,‘什么是王朝’这一内容。”

  姜星火“啪”地一声打开了朱高煦送自己的折扇,靠在树干上给自己扇了扇风。

  “而接下来讲的‘王朝的本质’,才能真正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

  闻言,墙内外的几人,都不约而同地正色了起来。

  朱高煦则是兴奋莫名地搓着粗糙的手,等待着姜星火讲解。

  朱高煦的兴奋是有道理的,因为自从他说那个折子是他自己写的,而且在中秋大宴上被父皇全盘采纳后,他的三弟朱高燧就被狠狠地震惊到了,看着他的眼神都充满了崇拜。

  这种震惊就仿佛是班上的倒数第一,忽然发现原来跟自己一起瞎玩的倒数第二,这次考试竟然突然名列前茅了一样。

  因此,朱高煦很期待学到点新东西,让他无知的三弟接着震惊一下。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