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0章 芯片?不,高铁!_星火200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0章芯片?不,高铁!

  按道理来说,在这个年代搞芯片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因为当初的高通,就是在2004年这个时间点上,抓住3G时代的红利,凭借着1.4亿片的CDMA芯片出货量,拿下了49亿美元的年收,并为之后到来的智能时代打下了基础,在15年不到的时间里,将自己的年收做到了300亿美元。

  而年均利润率,更是高达15%。

  也就是说,如果能在这个时候启动芯片产业布局,在未来几年里,平均每年国家都可以获得上百亿的净资金流入。

  看上去很划算。

  ——

  但问题是,芯片产业是一个民营企业占主流的产业,想要对其进行调动、统筹,难度并不小。

  而如果要新建纯国产化的芯片公司,无论在时间上还是成本上,却又都不划算了。

  所以,在听到这个建议之后,陈念没有立刻点头。

  “芯片是一条好路线,但是,我建议我们不要亲自下场-——尤其是星火,不要亲自下场。”

  “原因有两条。”

  “第一,我们要给民营经济留下发展的空间,否则,经济就会渐渐失去活力。”

  “第二,这玩意儿短期内能带来的现金流并不多,远水解不了近渴。”

  听到他的话,会议室里的众人纷纷点头。

  尤其是在座的经济学家,对于陈念所提出来的第一条观点,他们更是恨不得站起来鼓掌。

  实际上,在这些人被纳入星火工作组之后,他们最担心的,就是陈念依靠在星火、乃至在国内的“技术霸权”,把星火发展成一个独裁式的、一言堂式的顶层组织,试图把所有东西都抓在手里,最终反而导致管理失序。

  但现在,陈念的表态显然证明,他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是深入的。

  这也让几个经济学家感到意外且惊喜:

  这小子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年纪轻轻,什么都懂一点?

  当然,他对技术之外的东西懂的并不多,但至少,他所提出的结论和方向,却总是正确的。

  这已经足够难得了。

  “我认同陈念的观点。”

  陈飞云首先站起来表态。

  “我认为,压榨民营经济的空间,去弥补军工项目的不足,这是对国民经济的严重破坏,也不利于民生的发展。”

  “民生才是一切的基础,船要走得快走得远,那水道就一定要深,我们不能竭泽而渔。”

  “那照你的意思,我们要从国有经济下手?”

  陈飞宇的话音刚落,不远处立刻有人开口问道。

  “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

  他毫不畏惧地直视着提问的人,坚定地回答道。

  “说具体点吧,哪一类经济,哪一家公司?”

  陈飞宇的眉头微微皱起,沉吟片刻后,回答道:

  “这个暂时还没有答案,在这里我也仅仅是提出一个建议而已,具体的实施,还需

  请收藏:https://m.xorkon.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